胡父沉默了下,還是選擇配合問道:“那世子欲要如何安排?”
“這艦船原是為了海戰而生,但如今我等對於四方情況並不熟悉,必須令人先去探查清楚才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羅成正色說道。
胡父瞬間瞭然,原來羅成打的是這個主意,那行商確實是個好理由,不僅有利可圖,更難過藉機探查沿途情況。
見胡父臉上露出的神色,羅成不急不緩,繼續解釋道:“是以羅成想要胡伯父派人準備貨物,而羅成調遣士卒,同成艦船沿海而行。”
“若是沿途安穩,自然以行商為主,若膽敢打艦船主意,便由軍隊出手,也好讓其知道我等厲害。”羅成意味深長的說道。
這可以說是羅成提前佈局了,胡父揣摩著羅成的意圖,點頭答應道:“如此甚好,兩者同往,自是無憂,亦能探查情況,一舉多得。”
羅成擺了擺手,笑著說道:“話雖如此,但想要實施卻並不容易。如今艦船未成,水軍尚需訓練,怕是還要一段時間啊!”
講了這麼多,羅成也只是謀劃罷了,現在連實施的條件都還沒有具備,讓胡父有些無可奈何,但他清楚,既然羅成已經允諾,就必然會實行。
雖然此事還要耽擱一些時間,卻並不影響胡父對於日後的謀劃。若是當真能夠開啟海上商路,恐怕他們又要大賺一筆了。
實際上到了今天,錢財對於胡父的意義並不大,他想要的不過是掙錢的成就感罷了。而開拓海外商路無疑是附和胡父需求的。
是以胡父點頭說道:“話也不能這樣說,世子的安排早就吩咐下去了,各方條件具備也都是遲早的事情,老夫回去便做好準備。”
面對胡父的果斷,羅成還是很欣賞的,若是尋常人的話,根本不可能有這般決然,到最後就要陷入被動之中了。
其實羅成有這決定,乃是突發奇想,就像是鄭和下西洋一般,只求揚威,不求獲利,以至於各方聞大明之名,卻虧得很慘。
而羅成是一個注重實際利益的人,與其白送東西給別人,倒不如過去做生意。既能掙錢,同樣也能揚威,實在是恰到好處。
派遣軍隊的理由也很簡單,如果對方不給面子,或者直接莽上來,就由他們解決。這才是徹徹底底的宣揚霸道,讓對方知曉厲害才會覺得敬畏。
而且羅成一直有個大膽的想法。
在燕雲往邊,便是高句麗,跨海便為倭島。
這個島國,羅成看它不爽已經好久了,但因為一直空不出手來,只能放任自流。現在終於有時間了,便迫不及待要訓練自己的海軍。
在如今這個時代,海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誰佔據了海上主動權,便擁有了一切,小小倭島何足掛齒,羅成的目光還在更遠方。
等艦船製造完成,羅成便會啟動計劃,調遣精銳士卒訓練。勢必要訓練出一直最精銳的海軍,為他的計劃做好準備。
羅成所言,自然是頗為重要,胡父牢記於心之後,便是告辭離開了。他必須回去好好準備才行,可不能錯失這次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