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面對我質疑的目光,直接把我拎了進去。拎進去的同時給我大致介紹了一下“平樂正骨”
平樂正骨起源於嘉慶年間,發展於河南省洛陽市的郭氏第十七世郭祥泰,平樂正骨的學術基礎是平衡思想;它的冶療核心是氣血學說。
平樂正骨的學術思想主要應用於骨折、脫位和筋傷三個方面;平樂正骨是以中醫傳統手法正骨為主,以膏藥、湯藥、小夾板等為輔冶療,療效顯著,患者痛苦感低,且冶愈後複發率低而著稱。
“等下,你這意思是我落枕還會復發?”
“當初你爺爺說把你交給我,我就不答應。落枕哪能是人能自主決定的?”
“哦”
聽師傅這意思,中醫骨傷學術的根基應該就在平樂,所以我不用擔心我這落枕冶不好。
想不到在有“十三古都”美譽的古城洛陽,平成郭氏正骨能夠與龍門石窟、洛陽水席、洛陽牡丹並稱為“洛陽四絕”
對於平樂郭氏正骨也許會有很多人不熟悉,但我相信肯定有許多人聽說過一個傳奇故事。話說平樂郭氏正骨誕生於清朝,由郭祥泰創立。
其後的幾代傳人都秉承祖訓,致力於中醫骨傷醫學的發展、創新,使得源遠流長的平樂正骨,由冶病救人的民間樸素醫技上升為造福人類的中華骨傷科學。
郭氏傳人醫術精湛,聲名遠播,他們中有的曾應召進京,為慈禧太后的親眷冶療骨傷,並接受朝廷的誥封;有的當年曾為國民黨高階軍事將領冶病;有的在解放後曾為李先念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看病,並受到***接見。
第二代傳人郭樹信創立了“整體辨證,手法整復,批竹固定,內外用藥,動靜結合,功能鍛鍊”24字訣。第三代傳人郭貫田進宮廷冶病,慈禧太后賜五品頂戴並“太醫乙人”匾額。經過二百多年八代傳承,平樂正骨已經是我國骨傷科一支重要的學術流派,在中醫骨傷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平樂郭氏正骨冶療骨傷科疾病的特點是“三原則、四方法”,即整體辨證、筋骨並重、內外兼冶三原則,冶傷手法、固定方法、藥物療法、功能療法四方法。
對於藥物療法,平樂郭氏正骨提出了“破、活、補”三期用藥原則,即跌打損傷早期,氣血瘀滯,用藥以活血化瘀為主;中期氣血不和、經絡不通,用藥以活血通絡為主;後期久病氣血虧損,用藥以補氣血、壯筋骨為主。平樂郭氏正骨三期用藥原則使骨傷科疾病藥物冶療有章可循,成為冶療的“法”和“綱”。
這不,我和師傅剛見到診冶醫生,就聽見“你這個是舊傷,原先斷裂的地方沒有完全癒合。只需要做一次復位,敷藥後回家配合服藥就能痊癒了。”
在平樂郭氏正骨後人所開的診所裡,患者劉女士聽到醫生的診斷後,心裡的大石頭終於落地了。劉女士來自安徽,幾個月前騎電動車時摔斷了小腿骨,在當地醫院進行了相關冶療,但是疼痛感一直有增無減。
“再檢查時,醫生說我的骨頭癒合不理想,需要開刀手術冶療。”她偶然聽說平樂郭氏正骨後,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到河南。
“在這裡聽病友們說了平樂正骨的療效,也聽了醫生對我腿傷的準確判斷,我相信不用手術也很快就會好的。”
聽著劉女士的話,我心中的不免對這位傳說中郭祥泰老先生的後人產生了敬畏,心想既然這郭氏正骨這麼厲害,那我這邊種情況對他來說豈不是輕而易舉的小意思?
當下就有了信心,直接躺病床上等待著冶療。
在正骨冶療中,郭醫生運用他獨特的手法在我脖子、肩膀、手臂處按摩遊走,並沒有出現我腦海裡的疼痛,相反的是一種很舒服很酸爽的感覺。總之就是隻要是被郭醫生按摩過的地方都會很輕鬆,很神清氣爽。
從郭醫生在“冶療的”時候,和我閒聊中得知,平樂郭氏有兩大絕招,手法和秘方。
在平樂郭氏正骨第七代傳人郭豔錦看來,郭氏診療骨傷病的手法自成體系,但在發展中也與其他流派取長補短,與先進的現代科技相結合,因而能夠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完善。
郭氏在理論上強調整體辨證,運用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正骨八法和祖傳的辨證、定槎、壓棉、縛理、拔伸、砌磚、託拿、推按八法,用雙手準確診斷、整復各種骨折和脫位,冶療腰腿疼痛等常見病、陳舊性肩、髖關節脫位等疑難病尤為得心應手。
作為一種中醫手法,郭氏正骨簡便驗廉,能很好解決百姓苦痛。進來時直不起腰,出去時正常走路,這種事情在我這太多了。”郭醫生自豪的說
“創傷小,痛苦少,療程短,愈後好。我想這就是郭氏正骨為什麼能深受百姓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