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黃梧的賭博
朝鮮戰局一直如同鈍刀割肉,雖然沒有大開大合的大戰,彼此之間密密麻麻,此起彼伏的小戰,卻一點也沒有少。
夏軍也沒有想過與清軍決一死戰,一下子扭轉局面,特別是吳三桂蠢蠢欲動的情況之下,南方對朝鮮戰場的支援也就越來越少了。只能靠朝鮮本國的力量了。
但是朝鮮本國有什麼力量?
如果朝鮮八道都在,可以抵大夏一省之力,說不上還有一點實力支撐下去。
但是而今的朝鮮只剩下兩道了。
大抵是大夏一府的力量。
苟延殘喘就已經是難能可貴了,夏軍在裡面做了不少事情,才勉強維持這樣的局面,比如作為主力,堅守要地,比如最為後援,隨著出沒在朝鮮的海岸線之上,讓清軍不敢大舉南下,將朝鮮人一舉趕下大海去。
而清軍的實力也逐漸加強了不少,在多爾袞的命令之下,清軍的援兵從各處都來到了朝鮮。
清軍的實力固然大增,但是面對藉助海運,簡直是神出鬼沒的夏軍主力,還是沒有什麼辦法。
在阿濟格的眼裡,解決朝鮮問題的關鍵,從來不在朝鮮軍,而在於夏軍,如果沒有辦法將夏軍一舉殲滅,或者打殘,迫使夏軍退出朝鮮,即便佔領朝鮮全部,也不是一個了局。
只要夏軍在海上出沒一日,清軍就無法安堵朝鮮。
甚至還有大軍鎮守朝鮮。不說在大戰之餘,這朝鮮還有多少產出,即便是有些產出,能不能供應在朝鮮的清軍,也是一個問題。說起來,朝鮮之戰對清軍來說,簡直是得不償失,卻不得不打下來。
所以,而今阿濟格所想,並不是如果將朝鮮居為己有,而是如今將這局面安定下來,能不能從朝鮮獲取糧草,暫且不提,只要不讓朝鮮再這樣亂下去,就已經足夠了。
但是想要解決朝鮮,就先要解決夏軍,要解決夏軍,就必須解決夏軍水師。
夏軍水師一日不除,除非夏軍將領愚蠢到了極點,才在陸地上被清軍圍困住,一般的情況之下,一旦不敵,就上船出海。
阿濟格這個時候才想起了黃梧過來。
這也怪不得阿濟格,黃梧在長江之上那一場敗仗,已經成為清軍上下推脫安慶之敗的最好藉口,甚至被人一致認為黃梧應該為安慶之敗負責。
正因為如此,黃梧在清廷過得很不好。
不被八旗貴族待見,如果不是多爾袞重視水師建設,力保黃梧,黃梧早就被當做替罪羊,退出午門一刀兩斷了。
只是多爾袞權勢雖隆,能護住黃梧,並給重用黃梧。但是卻對八旗貴族之中,責難黃梧的風氣,卻也沒有辦法,只有聽之任之了。而阿濟格並非為這風氣所蠱惑。
安慶之戰,他是當事人,自然不可能將錯誤都推到黃梧身上,他也不屑如此。
只是黃梧是敗軍之將,卻也是事實。
阿濟格的性子就是如此,簡單粗暴,你既然不能打勝仗,他憑什麼高看一眼。
“黃梧,而今的局面你也知道了。”阿濟格說道:“攝政王對你很是看中,大船大炮都撥給你了,南人的水師,你有沒有辦法應對?”
“秉王爺。”黃梧說道:“來得如果是鄭氏水師,臣沒有辦法應對,但是而今來的是阮進?阮進此人,不過一漁夫而已,不過南朝皇帝舊部,故而被重用,倒是有幾分勇力,但是而今的海戰,已經不是可以用勇力來決勝負了。”
“下官調動到遼東以來,日夜都想著如果對付夏軍水師,而今已經有了一些眉目了。只是需要王爺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