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求生記> 第八十七章 四方使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七章 四方使節 (2 / 2)

張軒直接敢於戶部事務之中,預算決算這兩個概念,被張軒鄭重的提出來了,實際上古代未必沒有這樣的財政計劃,但是並沒有那麼強調而已。

張軒確定去年十月到今年十月,算是一個財政年。從十月到年底之兩月之間,戶部就要忙一件事情,就是決算。而這個決算,被冠以一個古代的名稱,叫做上計。這些資料要在正月十五後,朝廷開衙理事之後,朝廷商議的第一件大事。

如果戶部做不完的話,那麼只好將整個年假加班了。反正也只有十天而已。

而在正月內閣透過之後,戶部就要編寫出年的會計錄,存檔。然後開始根據上一年的資料,編寫明年的預算,在秋收之前,內閣透過之後。於當年十月開始執行。

只是張軒想的很美。但是想要完成這樣一套體系是相當困難的,姚啟聖估計,三五年之內,預算都不可能做得多準確的。

估計也唯有全國丈量過

之後,這預算才能精準一些。

昭武元年財政年是以十月開始了,而今已經到了年底,倉促之間編寫出來的預算書,簡直是錯漏百出,姚啟聖不得不每天處理。火氣相當大。

文安之輕輕咳嗽兩聲,說道:“即便如此,諸國誠心來朝,也不能寒了他們的心。”

姚啟聖說道:“這是禮部的事,與戶部無關,明說了今天預算之中,就沒有這一項。”

張軒也聽明白兩人的心思。

文安之態度擺在那裡,就是想要繼承朱元璋,厚往薄來,以懷遠人的政策。而姚啟聖本身對這個政策沒有多少反感,他唯一在乎的是錢。

只要不花錢,就隨你去。

但是想要花錢卻是萬萬不能的。

“陛下。”文安之說道:“臣知道戶部有些為難,但是總不好讓遠人薄中國。”

文安之此言一出,姚啟聖不說話了。就等張軒決斷了。

張軒說道:“朕在廣州的時候,聽過一個笑話,我聽說在廣州有一群人,常年準備一些外國人,訓練禮儀,等待時機,等前朝有什麼大喜日子,紛紛以使節的名義,朝見,然後領前朝一大筆錢。”

“甚至還有一些商人,胡謅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國家,自稱國使。那幾根一些貨物,就能換十倍中華財務,卻不知道這些事情有什麼沒有?”

張軒這話揭穿了一個萬國來朝的面紗,從唐時到而今,廣州假造使臣,幾乎都做成產業鏈,記錄在案的使臣,最少有一半都是從廣州城內給製造出來的,簡直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有。”文安之說道。

大明士大夫也不是傻瓜,很多使臣也不可能偽造得十全十美,但是很多時候皇帝需要這樣的使臣,似乎辦宴席,沒有幾個類似於倡優的外國使臣,就不舒服。

或許皇帝本人不知道,但是下面人卻不全是傻子。

所謂之瞞上不瞞下。

張軒說道:“如此做,就不讓遠人輕中國了嗎?”

“這”一時間下面的人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朕還聽說,如朝鮮,安南,日本等國,對天朝稱臣,但是關起門來,卻自己稱皇帝,各種御用逾制。卻是有沒有?”張軒說道。

“卻是有的。”別人都不會說話,但是作為禮部尚書。文安之不得不說話。他也知道這其實是公開的秘密。只是沒有人捅破而已。張軒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文安之不敢不承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