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知白等三人一聽,面色有些難看了起來,他們四人一起出來,沒想到在這關鍵時刻,李紳竟然倒向了周沐風,這讓他們有些難以接受。
周沐風也不禁愣了愣,當聽到對方自報出名號時,他就已經有些心虛了。但現在聽他說的這意思,似乎不是跟孫知白等人一夥。難道是被騙來的?
一想到這個,周沐風心裡就重新升起了勇氣,既然如此那本少爺還怕個屁啊!本少爺可是記得,《憫農》一共有兩首,既然他做了第一首,那這剩下的第二首本少爺就不客氣了。
而且慶幸的是,他剛才說了,這憫農是他剛才做出來的。那就證明,第二首目前還真的沒有!我擦,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會比完了,一定要跟這位兄弟握個手。
想到這裡,周沐風呵呵一笑,點頭說道:“無妨無妨,比起你給我的靈感,這點損失就算了。”
此言一出,李紳雙眼一亮,有些驚訝道:“周少爺做出詩了?”
“當然!”周沐風自信一笑,眼睛偷瞄了一下接過茶碗的老皇帝,咧嘴無聲一笑,輕咳了一聲道:“《憫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噗……”老皇帝一口茶水全都噴了出去,險些沒有給氣得背過氣。一臉黑線的望著周沐風,恨不得一腳踹死這混賬東西。他麼的,上一首詩多麼好啊,竟然讓你這混賬生生的將一驚破壞的一乾二淨,著實讓人恨得牙癢癢!
這該死的化糞池,竟然還敢借機嘲諷朕!你小子給朕等著,等會比試完了,朕再與你好好的算賬。要是不給朕一個解釋,朕就親手掐死這混賬。
李紳聽完沉默良久,一臉佩服的望著周沐風,拜道:“周少爺大才,一語道破百姓的疾苦。早先聽聞周少爺心繫天下百姓,原本不信,今日便再無疑慮。這一陣我認輸了。”
他每說一句,老皇帝臉色就難看一分。周沐風心裡暗叫糟糕,不會是刺激的過頭吧!雖說大唐言論自由,老皇帝肯定不會把我怎麼樣,但這被記恨上了也不是好事。於是,周沐風趕緊又開口說道:“我大唐百姓雖說依舊疾苦,但一年卻比一年好。當今陛下雄才大略,關注民生,我聽人說啊,陛下現在要舉辦不一樣的學堂,準備培養各行各業人才。沒準還能出一個農業科學家,到時候糧食的問題就不愁了。”
“農業科學家,這是什麼?”李紳一臉好奇的問道。
周沐風瞥了老皇帝一眼,嘿嘿笑道:“這個我也不知道,等陛下的指令下來了才行,反正就是很偉大的事情。不信,你可以問這位老先生!”
老皇帝聽得微微哼了一聲,算你小子識相,不過也休想這麼容易矇混過關!就知道你小子還有私藏,等會一定要好好的壓榨壓榨。打定了主意後,老皇帝臉上露出一絲微笑,點頭說道:“此事也有皇榜貼出,去看看便知。這第一場既然李紳認輸,便是天然居勝了,可有異議?”
“老先生,如此比試有失公平。我等皆是讀書之人,對農耕之事並無半點熟知,您以農夫為題,豈不是為難?”孫知白有些不甘心的說道。
老皇帝心中一冷,雙眼爆出厲芒,一閃而過。臉上浮現出一絲冷意,卻又被掩飾的很好,有些不悅的說道:“讀書乃是為了治國,國之根基在乎百姓,關乎顆粒之米麵,你等連百姓之事都不熟知,如何治國?更何況,周沐風只是一個京城紈絝,他都知百姓生活艱辛,有田也能餓死之事。你們身為讀書人,為何不知?”
孫知白被訓斥的一陣憋氣,硬著頭皮說道:“老先生此言孫某不敢苟同,古往今來讀書之人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等讀書定然要先修身齊家,然後才能治國。若是我等不先讀完聖人之言,瞭解治國之法,縱然知道百姓難處又有何用處?”
“噗……哈哈……”周沐風一聽直接給笑噴了,這位孫狀元還真是可愛,在皇帝面前談治國與讀書的先後之分,你這是打算將作死進行到底啊!本少爺非常敢肯定,今天回去老皇帝就會召集重臣,商議科舉制改革的問題。
夢兒見周沐風不顧場合的發笑,急忙偷偷拉了拉他的衣角,道:“夫君,快別笑了,當心惹下事端。”
周沐風擺了擺手,樂道:“無事無事!夢兒,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詩。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以前還覺得這說的是用功讀書,今天聽了孫兄的話,這才知道好像並不是那麼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