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說清風山這段時間打得熱火朝天,卻不知道外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在宣和七年,(建康元年)金兵兩路南下,一路猛攻太原,受到太原知府張孝純的頑強抵抗,數月未能攻下城池。而另一路有完顏宗望(金兀朮)帶領十萬大軍勢如破竹,不久攻克北京①直達都城開封。徽宗趙佶忙下旨傳位給兒子趙桓,然後帶著親軍侍衛以及親信童貫等一干人逃往南方去了。
這段歷史發生在公元一一二六年。是我國有史以來最恥辱,最臭名昭著的歷史事件之一。
第一次金軍南下,遭到以李剛為代表的主戰派頑強抵抗,不得不撤回北國。
就在第二年春暖花開之際,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又賊心不死,探知宋朝依舊死氣沉沉,毫無戒備之心。於是又派遣大軍長驅南下,其中一路由金兀朮率領,不久就攻克了都城開封。
這次並非主戰派不給力,原因卻是趙佶、趙桓父子鬼迷心竅,相信了神棍的一派胡言,致使城門大開,讓金兵不費吹灰之力攻進都城。
這對軟弱無能的父子皇帝一同被俘,這在歷史上本來也算不上什麼新鮮事兒。
關健是這兩個人到這時還心存幻想,要主動進獻五千名美女以為求和。同時還答應割地賠款等一切條件,如此央央大國,又手握百萬禁軍,簡直就是顏面掃地,令人所不齒。
即使這樣,最後還是讓金兵給囚禁起來,包括大量的趙氏皇親,後宮嬪妃,朝中大臣等四千多人一同被押解到北國,哀嚎千里。八朝古都被洗劫一空,北宋王朝正式滅亡!
而北宋王朝由盛而亡,這在我國幾千年歷史長河中都是非常罕見的,其中原因很多,又錯綜複雜,非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明白。
其一就是宋氏江山來路不正所導致的結果。早年趙匡胤跟隨後周太祖郭威南征北戰,最終打敗了劉知遠的後漢王朝,建立了開明的後周政權。
不想幾年後郭威病逝,因膝下無子,立妻侄柴榮繼位。
這位柴世宗雄才大略,足可成為千古一帝,眼見就要收回燕雲十六州的時侯,卻因重病而班師還朝。
不久柴榮也中年病故。臨終前破格提撥趙匡胤為都點檢②,以為託孤重臣,保幼主登基。
可就是這個柴榮最信任的人,在不久後卻自己做了皇帝,廢掉了幼主柴宗訓。
史書上說趙匡胤做皇帝是被手下逼迫的。大家都知道,歷史都是由成功者書寫的,所以其可信度不置可否。但趙匡胤自已卻非常清楚,是他手握重兵才輕易上位的。
借於前車之鑑,在宋朝江山基本穩固之後,宋太祖就開始想方沒法的剝奪武將兵權。
最著名的一次就是杯酒釋兵權,把手中握有實權的大將和地方節度使集中到京城居住,賞金銀賜宅地,與皇家聯姻,最終交出兵權給一些不懂軍事的外人手裡。
①北京,今河北省大名縣。
②都點檢,相當於皇上的衛隊長,禁衛軍最高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