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叔非常有成算。
挑的都是年輕人,又以半大小子居多,這些孩子歲數小,眼神好,學東西快,性子活潑,很快就和人打成一片。
竹弩和弓箭有些不同,但只要找到其中的關竅,比射弓更簡單,這些小子上手很快,每每到休息的時間,大傢伙成群結隊往山裡鑽。
時不時會拎幾隻山雞兔子回來加餐。
他們也教村裡人一些在山中生存的技巧,下套子,挖簡易陷阱,什麼植物有毒,那些蛇蟲碰不得,怎麼辨別方向之類。
閆家這邊,屬閆老二最忙,要練字,要練弩,每天雷打不動的做飯。
他們家的伙食是最好的,每日有肉有菜,偶爾家裡的母雞出息還能下兩個蛋。
所有人都知道閆老二他媳婦懷有身孕,閆家從秀才公到幾個小的全都很重視。
戚五給閆老二做了一個木框子,將他哥寫的字帖固定在裡面,省得他折來折去。
所以只要閆老二一抄起這個木框,找那平整的大石頭處一坐,大家便默契的不再去擾他。
隊伍走的有些慢,因為要遷就山民們的速度。
山民也沒想到這些山外人走山路會這麼快!
不但人走得快,連牲畜都鍛煉出來了。
尤其是前頭開路的閆家牛車,上山下坡如履平地。
上路的第三天晚上,安叔來找閆老二。
“附近幾個山村都空了!”
閆老二反應過來:“他們都進了山匪窩?”
“八成是。”安叔暗自慶幸道。
好懸,他們就差了一點。
閆懷文開口道:“幾個山村大概有多少人?”
安叔努力回憶著。
“少的有幾十個,多的也不到百數。”
他們所在的山村應該是附近人口最多,壯丁最多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