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玉搖頭,天真的道:“我不會啊!爹說認識就行,不用會寫。”
“那你念這一頁,看認識嗎?”
為了擺脫文盲的帽子,閆玉賣力表現。
“這個字念‘箕’,這個是‘滅’……”
總共就幾個字,閆玉得到結果就跑了。
閆懷文怔怔出神。
二弟沒有讀書不行,小侄女倒是靈透,想也知道她爹不會細細教導,只認不寫,就能記住這許多字,實在難得。
既有天賦,便不能浪費。
女兒養好照樣不輸男子!
閆懷文一邊暗下決定,將小侄女讀書之事提上日程,一邊思索二弟的舉業是不是還能挽救一下。
北方文道不昌,待到關州,或可讓天佑試上一試。
……
閆老二不知被女兒坑了,正與戚家兄弟乾的熱火朝天。
看著挺簡單的小活,可在全手工的古代,光是刨出四根高度一致的木柱就很費事。
好在只這一項比較費時,床板長短薄厚都不用太精細,那圍欄更是邊角料就做得,閆老二自己就給搞定。
等四個人合力將其架到車上,閆老二都沒覺得費什麼力氣便抬上去了……
三寶聽命在院子裡溜達了幾圈,上面的架子穩穩的。
閆老二圍著轉了一圈,“戚五兄弟,不如再加個頂吧!”
他們這裡是沒有一絲雨,可他們是一路往北,一路不知會遇到什麼天氣,周全些好,路上可沒有家裡方便,材料什麼的不好找。
戚五這回可不聽他的:“閆二哥,你自己弄個草蓆搭上去就行。”
閆老二一想,行吧,他回家尋摸尋摸。
後面加個車就更沒難度,幾個板子固定,閆家的牛車立時變成四輪加長雙層小巴。
閆老二是帶著磨好的面來的,他手裡沒錢,從他哥那學會了用糧抵債。
“閆二哥,你這是作甚,不過幾根木頭,也不是啥好木料,帶也帶不走,放在這裡也是爛掉,你能用上還省得糟踐。”戚五道。
戚四:“是啊閆二哥,多虧你們家出銀子給村裡置牲口,我們老孃也能坐上驢車,算下來還是我們欠你的。”
“拉回去拉回去。”戚大嘴更笨,只念叨這一句。
閆老二實在爭不過,三人推著他,都快給他推出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