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大戰過後,清軍大敗,總兵張國柱單騎出逃,將隨同北逃的湘南各道州府縣的官員拋棄在亂軍之中,那些官員和他們的隨從家眷面對凶神惡煞的明軍士兵不敢反抗,逆來順受地成為了明軍俘虜。
江山渡、湘潭二戰二勝,狠狠打出了蘇定遠的威名(本章未完!
第二百五十二章 湖南平定
,讓湖南境內的清軍聽到蘇定遠的名字都心中忍不住打起了哆嗦。
長沙府內,柯永盛聽到湘南清軍覆滅的噩耗後來不及悲傷,急忙清點兵馬,與長沙總兵徐勇的軍隊匯合後於十八日深夜棄城而逃,倉皇北遁。
湖廣總督柯永盛的北逃也導致湖南各地清軍的抵抗意志全線崩潰,長沙也在一日後落入趕來的秦王孫可望手中。
孫可望入主長沙後,隨即以秦王的名義擬定檄文,傳至湖南各地,各州府縣隨即傳檄而定,重歸明廷控制。
柯永盛北遁湖北而放棄了陷入重圍中的武昌府,固守武昌的湖廣巡撫羅錦繡雖然堅決抵抗,但在蘇言下令強攻城池後,武昌城只抵抗了不到五天時間,其城牆便被攻克。
城破後,眼見明軍大舉入城,羅錦繡絕望之下跳入巡撫衙門後院的池塘中投水自盡,城中清軍雖還有少量兵馬負隅頑抗,但大多望風而降,府城就此陷落。
武昌陷落,天下震動。
捷報傳至安隆所時已是入夜,但永曆皇帝還是從床榻上爬起來一字一句讀完蘇言送來的捷報,他大喜過望,對著左右近侍及皇后稱讚道:
“蘇言果真是國家棟梁,我大明砥柱,有臣如此,我大明何愁難以中興?”
隨即,永曆命人將小朝廷內還忠於他的廷臣都召集了起來,連夜召開朝會,決定對蘇言及其麾下將士論功行賞。
永曆的動作和朝會得出的決議並沒有躲過孫可望的耳目,但他無力阻擋——蘇言攻克武昌後,並沒有做出過江的意圖,而是調遣兵馬與孫可望的秦軍在各自的控制區邊界進行對峙。
攘外必先安內。
蘇言自然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國賊孫可望一日不除,他就一日不敢放心北伐,因此在正式渡江北伐之前,蘇言一定要先解決掉孫可望,整合南明內部各勢力。
想要對孫可望動手,就必須要有一個正當的理由,永曆皇帝是一個不錯的突破口。
因此,永曆六年三月二十五日,穩定控制區內局勢後,蘇言便公然上表朝廷,稱東南局勢已定,長江以南除廣西外皆歸大明所有,要求將皇帝與朝廷迎往南都。
上表朝廷的同時,蘇言也秘密派出了光復江西后系統獎勵給他的一個營的羅傑斯突擊隊,命其換裝潛入孫可望控制區內,一旦朝廷決定遷往南京,就在必經之路上設下伏擊,射殺皇帝,栽贓嫁禍給孫可望。
第二百五十二章 湖南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