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你說的話,我能理解,這市裡到你們普水縣,來回的汽車票也要二十塊吧,要是沒什麼事情,大家掙點錢都不容易,又怎麼會白白的把錢扔在路上呢?”
徐匡娣這句話一說出來,立即引起三人的共鳴,年紀大些的農民說:
“還是市裡的領導水平高啊,說話都說到咱們老百姓的心坎上了,領導啊,咱們這些人可都是被逼的實在沒有辦法了,這縣裡的領導不把咱們老百姓當人啊。”
徐匡娣示意身邊的記錄員開始記錄,老人繼續講道:
“咱們靠近普水縣城,離縣城的鬧市區也就不到十里路,當時我們附近拆遷,說是建房用地,我們同意了,可是現在卻變為工業用地,而且全市造紙廠,導致汙染嚴重,根本就無法居住,我們反映可是政府就是不解決。”
徐匡娣見老人說了半天,也說不到什麼重點問題,於是轉臉問年輕人:
“你們這次來,主要是想要反應什麼問題呢?”
年輕人回答說:
“現在我們的要求也很簡單,第一,搬走造紙廠。第二,釋放被抓的無辜百姓,並由鄉政府負責受傷群眾的醫療費用。
第三,我們強烈要求市委市政府嚴厲查處這企業老闆和政府領導之間相互勾結的腐敗問題,嚴懲涉及腐敗的幹部。”
徐匡娣聽了半天,對於年輕人說的第三點尤其感興趣,心想:
“普水縣的問題看來很嚴重啊!這裡頭既然涉及到官員腐敗的問題,那可就有文章可做了。自己也是剛到普安,如果有政績那是再好不過了,只不過,現在還弄不清楚,這百姓口中說的涉及腐敗的官員,到底是什麼背景?”
想到這裡,徐匡娣笑容滿面的說:
“小夥子,你反應的情況,我都明白了,這樣吧,我現在先到樓上辦公室核實一些情況,你先把剛才跟我反映的情況,詳細具體的跟負責記錄的同志好好的說一下,記住了,一定要詳細,具體,這樣才有利於我們對症下藥解決問題嗎。”
年輕人趕緊點頭說:
“好。”
徐匡娣安排了一個紀委副書記接待幾位群眾代表,要求副書記一定把任何問題問清楚了,特別是企業老闆和所謂腐敗的官員,這樣便於後續問題處理,吩咐完後,自己卻轉身進了市委辦公大樓。
普安市裡,當晚上六點整,市委常委再次召開會議,市委常委領導班子成員濟濟一堂共同聽取市紀委書記徐匡娣對普水上訪事情的調查結果。
徐匡娣在會議上發言說:
“普水縣這次的群眾上訪事件,根據初步調查,完全是人禍造成的,這次的群體上訪事件原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就是因為普水縣姚縣長對此事的處理方式極其不到位,老爺作風,方式粗暴,才會引發如此大規模的群眾集體上訪事件。”
劉國安聽了這話,心裡一沉,他沒想到調查了半天得出的竟然是這樣的一個結論?看向紀委書記徐匡娣的眼神不由多了幾分陰冷。
對市委書記不滿眼神絲毫未察的徐匡娣繼續說:
“根據現在掌握的資訊看,這次的群眾上訪事件背後,是有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鏈條在作怪,當地的領導為什麼要更改土地性質,把當初的建房用地更改為工業用地?如此汙染,讓百姓如何生活,難道他們不知道物極必反的道理?不知道,打傷了老百姓,把事情鬧大,他們自己也脫不了干係?這一點,不用我說,大家的心裡也很清楚,他們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這就有些奇怪了?當地領導既然知道這件事要是鬧大的話,影響惡劣,卻還是一意孤行?為什麼呢?根據調查結果證明,最主要的原因是此事的背後必定存在一個巨大的利益鏈條。”
徐匡娣不說,“基層領導有靠山在背後撐腰”,卻說,“這些人的背後有一個利益鏈條在作怪”,這就更加讓劉國安感覺有些坐立不安。
他心裡甚至懷疑徐匡娣似乎已經知道了些什麼,否則的話,她今天彙報工作的口氣怎麼會有一種強勢咄咄逼人的感覺?
其實,劉國安也是做賊心虛,徐匡娣從到普安任職也就那麼幾天,根本不可能知道太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