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嬤嬤垂著頭倒是知趣不出聲。這種事勸吧,孫家現在確實挺難的,老夫人天天為銀子的事發愁,再說這也是三姑奶奶的一片孝心,沒得說孃家落難,出嫁姑奶奶卻袖手旁觀,心安理得地享受的道理。
湯嬤嬤卻對她的處境很擔憂,有一個處處挑刺,動不動就想塞女人到兒子房裡的婆婆,膝下無子,將來的日子能好過的哪去?依著對蕭老夫人的性子,若是知道她用嫁妝貼補孃家,這離被休也差不遠了。到時候難不成還指望著孫家替她做主?若有一天被休,哥嫂又是極好面子的人,身邊再不多留點銀子傍身,只怕連個容身的去處都沒有。
孫曉筠七想八想,也沒個主意,此時院裡的鐘聲一響,掩嘴打了個吹欠,用手支著腦袋,不耐煩道:“什麼時辰了?”
湯嬤嬤豎著耳朵細聽,“已經寅時了,夫人不如先歇息,有事咱們明日再說。”
本想避開李嬤嬤,再好生勸勸。可誰曾想人家壓根不領情,反倒惱上了。
“大半夜的元吉一個人在外面凍著也怪可憐的,庵堂不留外男過夜,咱們也不能壞了規矩。湯嬤嬤去取二十兩銀子來,你對村裡熟悉,不如親自跑一趟,帶元吉去村裡去借住幾宿。李嬤嬤今晚便與我一屋擠擠,也好多與我說說家裡的情況。”
說是一屋擠擠,哪能真的同床睡,尊卑有別,不過是在主子床前打地鋪而已。
庵堂裡的日子清苦,寅時一到,就會有比丘尼開始敲起起床的訊號照板。
睡夢中的周喜妹聽見鐘聲一響,條件反射般睜開眼睛,掩嘴打了個哈欠後,手腳麻利的起身穿好衣服。
剛出屋便瞧著湯嬤嬤提著燈籠匆匆出門。
周喜妹狐疑:莫非貴人病重,這是要去請郎中?!想到這裡不由笑了起來,貴人出手大方,湯嬤嬤一走,這會兒怕是身邊沒人照顧,倒是一個表現的好時機。
早課後。
周喜妹主動要求去給貴人送膳食,主持倒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之處,本來也要派人去送,既然她想去便由她去吧。
……
林梅回到洛陽時,正好收到劉大武的信,知道他的態度後,更加不在其他人的想法。
首先請上媒人,帶著聘禮單子,親自去拜訪盛家。
盛家家教甚嚴,姑娘們從小識文斷字,盛家大姐盛明慧更是人如其名,知書達理,秀外慧中,林梅對她非常滿意。
盛夫人對林家如此厚重的聘禮,倒是吃了一驚,雖知林家經商,可沒想到會有這麼富裕,光是禮金就有一萬銀子,更別說還有那麼十來張禮單,少說也值七八千兩銀子。這都快趕上盛家所有的家底了!
再加上林山出息,第一次春闈便中了個進士,盛夫人更是滿意,私底下又加了添了不少嫁妝。
一切萬事具備,喜貼都發出去了,只等良辰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