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傳動既然選擇了六驅,車身底盤寬度,必然不能過渡刪減;
沒錯,就是寬度,而不是長度。
畢竟系統系統按六驅裝配,就是為了機動能力;
所謂的機動能力,說簡單、直白點,起碼得能橫著跑才行!
如果車身寬度太低,橫著跑不歪掉才見鬼了,更別說斜著跑了0.0
正常情況下,在這種時候,其實就要進入試驗步驟了;
畢竟底盤的寬度,到底如何調整,需要一次次試驗的;
陳晨這時候因為有智慧的存在,無疑省卻了這一步;
隨著陳晨選擇好了行走系統,智慧很快模擬計算出了個長寬1:0.83的比例。
當然,這只是個比例,並不代表具體的尺寸,畢竟還牽扯著裝配武器系統後的車身高度。
而陳晨構想中的裝甲戰車,雖然是功能型,但最好還是具備一定攻擊力;
陳晨的作戰風格中,偶爾可是會穿插著主動攻擊的,雖然這種時候不多,但確實存在;
換句話說,他在裝甲對抗時,更追求一擊必殺的能力;
也就是說,陳晨預想中設計的裝甲戰車,可以不具備強力武器系統,但必須具備一種超爆發性的武器;
偏偏當下裝甲戰車的武器系統配備中,並不具備這種性質的武器系統。
當然,陳晨既然已經有了構想,肯定在武器系統上,早就有了解決的腹案;
說起來,這個解決方法,也不算是他想的,而是劉叔;
或者說,陳晨構想的裝甲戰車,很多思路都受到劉叔起發;
陳晨構想中武器系統的替代品,就是精神力相關液壓機械!
說起來,應用在裝甲戰車上的精神力相關機械,其實只能算是極少數;
畢竟裝甲戰車在對抗中,對各方面要求都不低,並不是任何一種精神力相關機械都能用上的;
甚至,應用於民事領域的精神力相關機械,其實要多得多;
而陳晨構想中的武器系統替代品,其實就是挖掘機上的精神力相關液壓機械!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裝甲咆哮》,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