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履帶的脫落,原本被包括在內側的輪胎,這時也徹底的暴露了出來!
這一刻,不單是小飛同志傻眼了,太多太多透過轉播頻道觀看這邊分賽場對抗的身影,都是一臉目瞪狗呆。
畢竟履帶行走系統,雖然在履帶內圈裡,確實有著輪子,但此輪卻非彼輪!
履帶行走系統內部的輪子,是負重輪、誘導輪、傳動輪等等。
這些輪子在功能、以及大小上,都是不相同的;
諸如是負重輪,顧名思義,雖然也有其他的作用,但大抵就是用以穩固、承擔履帶的作用;
誘導輪的作用,則是固定、調整履帶等等;
實際上,履帶式行走系統內部的輪子中,只有傳動輪是具備主動性的,也就是與動力系統進行的關聯。
履帶行走系統之所以這種設計,則是為了諸如儘量加大對路面的適應能力等等原因;
畢竟就算是地質較鬆軟的地形環境,也不可避免會存在凹凸的地形環境。
當然,輪式加裝履帶倒也不是不行;
可實際上,當輪式行走系統外面,加裝上一層履帶的話,其實完全沒有作用!
畢竟履帶行走系統最大的優勢,就是分擔戰車對地面的壓力,降低戰車著地點的單位面積壓強。
唔,也不能說,給輪式加裝履帶,完全就沒有作用;
有!
諸如充當防滑鏈0.0
陳晨的辦法,其實真沒太大技術含量,無非是大多數人,在慣性思維下一時間無法想到罷了。
就像此時但凡透過轉播頻道,看到陳晨這邊戰車變化的,腦海裡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
防滑鏈!
說是這麼說,輪式上加裝一層防滑鏈,唔,履帶,其實也沒有那麼lo;
畢竟這次分賽場的對抗作戰,根本不存在冰雪地形,自然也不需要神馬的防滑鏈。
陳晨當時之所以選擇這麼幹,雖說是靈機一動,但其實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就比如他這邊戰車,此時單邊是三個輪胎,而不是兩個輪胎!
畢竟陳晨這邊戰車,本來其實是單邊兩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