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城東區大姓李氏,說道是“我們與太平汗皇同姓,太平軍來了,我們都有望過上太平日子啦!”
於是這大姓李氏,組織本姓子弟,又有許多居民自發參與,都來東城門,推說是助守城門,其實是來與守軍爭奪城門。
城門守軍只道是百姓自發地來幫助守城,哪知這些人來到後,反而亂砍亂殺守軍,守軍猝不及防,反被殺得倉惶逃散。
於是太平軍順利攻入城中,向於基乍聽說東門放入了太平軍,當時也是自知守不住此城了,然而又殺不出城去,只好自刎,獻出了一顆白髮蒼蒼的頭顱。
李詩劍當夜駐軍趙縣,與燕君平商量道:“趙縣能如此順利地拿下,讓我看到了百姓的真正力量!”
燕君平道:“是啊!這真是想像不到呀!”
燕君平一語未畢,有報告說那前去大都山的信使回來了。
李詩劍聽了,當時便長精神,笑道:“令使者進來!”
燕君平則在一邊笑而不語。
使者進了縣衙正廳,李詩劍就問道:“你回來時,翠姑有何話說?回信在哪裡?”
使者道:“我主汗皇,下臣此去,大都山上未見翠姑,只有那史強生帶著兩個小兒與幾個書僮在。連厲大師都不知哪裡去了!”
李詩劍聽了,大急:“怎麼沒在?他們能去哪裡?你也沒問問史強生大哥麼?”
使者道:“史大人不願意見下臣,直接令眾書僮將下臣攆出了真儒居。”
李詩劍聽了,大吃一驚,又大惑不解:“為什麼?怎麼竟會是這樣?”
使者道:“我主汗皇,此中情由,下臣也是不知。”
李詩劍聽了,心中暗急,只恨不得此時就能縱馬前去大都山,找史強生問個明白。
然而,身系三軍,豈能亂來?
燕君平安慰道:“我主汗皇,厲大師近來苦修《觀魚經》,翠姑也是,說不定,他們都去遊歷了,或者閉關了呢?”
李詩劍道:“嗯,你說的倒也有理,可是我怎麼有一種不妙的感覺呢?”
燕君平道:“我主汗皇,且自寬心,您寬心了,就不會有什麼不妙的感覺了。”
李詩劍道:“但願如軍師所言。”
於是二人繼續商議軍情。
隨後,太平軍一路順利,北原州很快就被平定。李詩劍大軍兵鋒所向,直指北寧州,這裡,現在是杜懷彪的老巢。
李詩劍大軍正要進攻北寧州,卻有大度汗國杜懷彪的使者來求見。
李詩劍道:“讓那使者進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