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歷史軍事>悠閒王爺,太子的一生之敵> 第214章 連鎖反應,鋼鐵鍛造工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4章 連鎖反應,鋼鐵鍛造工藝 (2 / 3)

滑輪組和火藥都已經用上了,採礦必然是不慢的,如果要想讓工具的損耗率降低,那就只能提升冶鐵技術了。

“這個我來想辦法!”李昭道。

離開鐵匠鋪之後,李昭找來了李忠。

“忠叔,現在鐵礦石的開採如何?”

李忠猶豫道:“不太理想。”

“為何?”

“人少!”李忠嘆息道:“鐵礦開採難度比石料開採難度大多了,而且,現在……孟鐵匠也說過,現在鍊鐵也是一個問題。”

聽到李忠也這麼說,李昭這才意識到,鐵的需求似乎跟不上了。

不是因為鐵礦不夠,而是因為開採的工人不夠。

此外,鐵的煉製效率有些低下。

李昭沒有再多問,回到了自己的營帳開始沉思,沒有人的事情倒是好辦,開高價招聘工人便是。

“這個時代的鐵還是不夠好,若是能夠鍊鋼呢?”

李昭依稀記得,他大學的時候的論文就是鋼鐵篇。

當時他查資料差點吐血。

看的文獻不知道有多少,主要關注了鋼鐵變化以及演變。

當時因為要查重的緣故,他只能先將文章熟讀,不看文獻,用自己的話再重新寫出來。

因此,很多知識點其實他都是還記得的。

但像打穀機、風車、曲轅犁這種簡單的東西都失敗了幾十次才成功,他並不覺得只掌控了理論知識的自己,在提煉鐵礦石還有鍛造鋼鐵一道上能一兩次就成功。

當前任何鐵具的損失率都很高,主要是鐵的品質不行。

其次,因為鐵在氧化不夠完全的情況下生鐵也會較多,後期鍛造加大了難度和鍛造的成本。

李昭翹著腿,回想著知識點。

鍊鐵始於春秋,那時是塊鍊鐵,就是在較低的冶煉溫度之下,將鐵礦石從固態變成海綿鐵,再經過鍛造打成鐵塊。

塊鍊鐵一般採用地爐、平地築爐和豎爐這三種,能練出含炭量為2%的液態生鐵,並鑄成工具。

戰國時期便已掌控了脫碳、熱處理技術,也發明了韌性鑄鐵。

到了西漢,便出現了坩堝鍊鐵法,鍊鐵的豎爐規模進一步擴大,後世在鄭州出土和發掘的遺址之中就有這種。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