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千人很多嗎?
自然是不多,不夠分!
但如果不這麼搞,未來能分配的人才會越來越少。
因為人用著用著就用習慣了,誰還肯放別人走啊?
現在還只是開始搞基礎建設這些,光是修路、修河道、修建水庫、開發荒地、促進當地的農業和經濟發展,沒個五年都完工不了。
一旦這些基礎建設完成,全面大基建時代也就隨之到來了。
那時,李昭相信,交州的水泥研究院也絕對能將水泥研究成功。
到時候半工業化時代便可以開啟了。
交通運輸模式,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也會到來!
糧食,一部分是為了穩住諸王,一部分是為了穩住當前的老百姓,還有一部分則是穩固朝堂。
將吃的問題解決,那麼危機便可減少三成。
在這前面幾年,辦事難度肯定大。
但只要孩子們都讀出來後,就會引起量變了。
因為在那時,學院已經建成,單一化的技術工種也會開始實現“批次生產”。
李昭需要他們認字、學算學以及學一門想學的技術工種。
就這三點要求。
而且還必須從小抓起,只有如此,才能給予他們足夠的成長時間,同時畢業就意味著成年,意味著可以就業。
這已經是李昭能夠想到的最好解決辦法了。
“所以,殿下現在是要將學院也分成兩撥走?只是如此一來,會不會引得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