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家裡,普遍誰還沒有個三五個孩子的?
也正是基於此種考慮,李昭這才敢對人口衝破大關,抱有如此高的期待。
“嗯,獎勵糧食也要繼續執行!”
李昭再度開始寫下改善措施。
儘管交州這兩年半都經歷了幾次大的收穫,甚至承包了吃的,但同樣這些老百姓家裡的損耗也是巨大的。
哪怕是李昭這邊的集市,每天都會有一次特價的糧食可以購買。
但他們要想做到真的糧倉有餘糧,支撐未來半年到一年的口糧,其實還差了很多。
因此,合理的發放薪資,將一部分用糧食替代,也是不錯的選擇。
因為漲薪資是一定的事情,這也是為了合理的調控當前的宏觀經濟市場。
有了人口,就可以做很多想做成的事情。
而在人口接下來才是交州真正看重的東西,新生兒在未來十年到二十年,會成為交州絕對的主力。
老一批的人口,將會在八年到十五年內,迎來大批次的死亡。
因此,要想交州這邊不能斷層,新生兒就必須足夠多。
而現在的中青代,在十年到二十年之後,將會逐步退出交州的大舞臺,讓給年輕一輩。
在這種時候,就一定要佈局長遠,從現在就開始過渡。
交州的初期發展,可謂是什麼都缺,因此什麼都不需要考慮,只要有人就行。
可當交州的發展逐步趨於穩定之後,那各項工作崗位,要求都會提升,甚至整體素質都會提升。
這種時候,如果老百姓還是什麼都不太懂,大字不識一個,肯定是不行的。
因此,在他回到交州之後,三年計劃就要意味著正式進入尾聲,五年目標要正式開始了。
“第一,修建學堂,學堂以識字為主,學習基本的算學數學。”
“第二,將學堂內的學科進行劃分,主要分為識字、算學、醫學、軍事學和農學五大學科!”
“第三,全民培養識字讀書的意識,在未來幾個階段內,逐步將交州的識字率提升到至少一半的水準。”
李昭寫下三個要求,同時盯著這三個要求開始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