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鵬聽了,知道主考官是在譏笑自己,心裡很不服氣,就對了句:
“白水作泉日日昌。”
意思是說,你不要以貌取人,我的學問多得就像泉水一樣,一日勝似一日,永無枯竭。
嚴嵩聽了,心想,這小夥子文采倒不錯,不知他識不識時務?我再給他出個上句,考他一考。於是,又吟道:
“短目焉能識文字,”
意思是說,你的眼神兒不好,怎麼能考得上呢?其實是在暗示:要想考上,必須投奔個達官顯貴,不知你有沒有這個眼光?
毛鵬何等精明,見主考官吟出此句,就知在點化自己。也隨口對了句:
“無金休想望功名。”
意思是告訴嚴嵩:這官場上的規矩我是知道的。我既然來了,就備足了通融的禮物。
嚴嵩一聽有金子,小眼睛立時放出綠光來。有心放他進去,又一想,如今京城內權貴眾多,考官也不是我一人。如果他投了別人,我豈不是白忙了一場!於是又吟道:
“四口同圖,內口皆從外口管,”
意思是說,現在考場一關門,放不放你進去,只在我一句話了。
毛鵬見有希望,忙恭恭敬敬地答道:
“五人共傘,小人全仗大人遮。”
意思是說,我是一個小小的考生,又誤了考場。我的命運、前程,全捏在你手裡,望主考官大人多多照顧、周全。
嚴嵩見毛鵬歸順了他,就高高興興地讓門衛開啟場門,放毛鵬進了考場。
為了感謝嚴嵩的知遇之恩,從考場下來,毛鵬就去拜訪了他。
那時,科場黑暗,考生們如不投奔一個有權有勢的人,很難考中。就是中了,在官職的安排上,差距也很大。
當時,嚴嵩在朝中的權勢很大,又是主考官。毛鵬這一投奔他,人們就議論紛紛。尤其是在路上剛剛結拜的田倫、顧瀆、劉題,勸他說:“你怎麼去投奔這麼個大奸臣?忘了我們在路上起的誓言了?!”
毛鵬詼諧地說:“我們的誓言是說中了以後,可我的拜訪是在未中之前啊。”
田倫生氣地說:“虧你還是個文人秀士,怎麼這麼不講信用?”
毛鵬見他三個認了真,就笑笑說:“三位年兄,正因為有了路上的誓言,我才這麼做的。你們看,”
毛鵬指著池塘裡盛開的荷蓮,“這荷蓮之所以茂盛,就是因為它根部的汙泥肥沃。這荷蓮都能出汙泥而不染,難道我們人還不如一草芥?”
“你是說利用他的權勢?”田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