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
機長一聲驚呼。
抬手指向飛行控制面板上的DUS顯示區。
“我去,什麼情況啊這是?”
唐筱柳眉冷凝,神情詫異。
沒有報警!沒有故障燈!
機長和副駕駛,都沒有動油門推杆。
結果呢?
推力指示增加了許多,而發動機狀態、壓縮比、排氣溫度等引數全都急劇變化。
自然而然,剩餘油量指示也跟著變化了,油耗速度明顯增加。
“臥槽!這飛機居然在自動加速!”
副駕駛喊出了一聲驚呼。
吳傑眉頭微蹙,神情冷然。
飛機在空中飛行,主要是克服空氣阻力。
高度越高,空氣越稀薄,飛行阻力越小,同時也更有利於渦輪增壓發動機工作。
所以飛機為了經濟省油,會在萬米高空之上、氣流相對平穩的平流層,保持勻速飛行。
而不同的飛機,自然有著不同的速度上限。
因為速度越快,飛行阻力越大,會對飛機形成強大的擠壓作用力,並摩擦生熱,導致飛機越來越熱,而當速度快達到音速之時,還會產生激波,導致飛機劇烈震顫。
所以不同用途的飛機,會採用不同的材料和設計、裝備不同馬力的發動機。
只有不在乎油耗,有超音速飛行的軍用戰機,才會採用後掠翼設計,採用比鋁合金更強的不鏽鋼、鈦合金等材料打造,裝備大馬力發動機。
一些高超音速戰機,甚至還會故意在機身留下一定寬度的縫隙,以便於高空高速飛行滿足機體受熱膨脹,並塗上耐高溫塗層材料。
想要超音速飛行,給大油門,推力增大,就輕鬆跨音障,進入超音速飛行了。
相比之下。
不需要超音速飛行的民用飛機,會在亞音速範圍內設計出最好的氣動外形,修長機身、下單翼、大展弦比,還會盡可能輕的材料。
鋁合金都嫌重了,要儘可能多的用複合材料,而發動機都不追求推力多大了,要的是推重比、油耗率和可靠性,反正民用飛機是越輕越好。
如此一來。
受制於機體構造、氣動外形和發動機推力。
民用飛機的速度是有速度上限的,到了速度上限之後,飛機無法進一步加速,反而會承受不小的阻力,造成結構壽命銳減。
而且再怎麼推油門都沒用,除了白白消耗燃油,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