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進了龍組,接觸得越多,瞭解得越多,凌朗對於這些人間的妖精鬼怪,並不排斥,當然魔除外。
世人怕鬼,仙佛懼魔。
一般的鬼魂其實是與人無礙的,不過同在這片天地熔爐間,難免的交錯罷了。
鬼道為六道中的三惡道之一。佛經中說鬼有兩個特點:一是乞求;二是多畏。乞求者:鬼的處境很艱難,他們本身並不從事生產,其生活來源全靠四處乞求,或者後人祭奉的方式而得以聊生。鬼的另一特點是多畏,平常人們總以為鬼非常可怕,因此一想到鬼那青面獠牙的形象、張牙舞爪的情形,人們就會毛骨悚然。
卻不知道鬼魂更怕人,通常人看不到鬼,而鬼卻看得見人,人有陽剛之氣,而鬼卻是陰森之氣。尤其是白天,太陽正盛,鬼見人,都要嚇得趕緊躲藏起來。只能在太陰初升,才敢出來,所以常說走得夜路多,總會遇到鬼。實為人侵鬼之所,妨礙了鬼的行動,而鬼如果沒有生前沒有太大的執念怨念,都只會默默承受著。所以相對於人,鬼其實更可憐的多。
因此,佛教講超度,對鬼亦講慈悲;儒家說身正,重視自身,與鬼彼此不相犯;道家則重刑執,也通常是鎮壓那些害人的鬼魂,真正的有能之士,並不會天天嚷著捉妖拿鬼,要知道世上那家沒墳,何處無鬼?
寺廟有施食法會,道觀有大小醮會,大儒與大能者,也口能封正,甚至陰司地獄,都設鬼節。種種手段,令那些漂泊之鬼魂,能離苦得樂,脫離鬼身,投生善道。就算未獲法益,也可飽得血食一餐,香火衣紙幾縷,或消減痛苦,或作為滋身所用,解決一時飢寒。
鬼在智力上不如人類,絕大多數還由於生前所造的業力感召,鬼魂的苦痛是沒有一刻停歇的。所以也因此,鬼的能量很多時候是不如人的,與人甚至不想有過多的瓜葛糾纏。因為人相處接觸,同時又會造成新的業力,只會承受更多的折磨,再多就要入地獄道,而永不得翻身。
人對鬼的恐懼除了來自於惡鬼傳說之外,實際上更多來自於對未知未見事物的恐懼,也是因為不瞭解而產生的。而恐懼畏惡亦是心魔的一種。
佛教認為,一切擾亂身心、破壞行善、妨礙修行,禍害秩序的邪念惡念均稱可稱為“魔”。所以又有萬物萬念皆可能成魔。人鬼妖靈精怪仙佛皆有魔,無能例外。邪不勝正,至正者,則無礙得道;善不抑惡,極惡者,則會墮落成魔。
惡靈,兇靈都算不得真正的魔鬼,因為他們都是心存怨念執念,魂有所缺,不分對錯黑白,只想著報復,但事出有因,立場不同去看了。而那些盜取人的陽氣精元,壯大自身,迷人神智,讓人六識迷蔽,不得好死的少數鬼怪,才算得上魔鬼,魔怪。鬼王集眾多怨念惡念,汙垢濁氣積鬱而生,亦可稱為魔鬼。鬼皇、鬼帝則其實已經不能稱之為鬼。
鬼怕光,也怕黃,紫二色,但是真正的魔有大法力,白天黑夜,紫黃之色對其無礙無妨。肆無忌憚,禍害萬物眾生,甚至竊取天地,危害最大。所以儒道釋三教都有共識,魔當除,魔可誅。
仙佛只談魔,而不說鬼,皆因仙佛知魔識鬼。而人談鬼色變,是不知鬼,且將大多數魔的惡行,都歸於鬼所為。偏鬼又無聖,何處得公平?
為鬼者,陰司可拘之役之,人可厭之欺之,道士術士僧人亦皆可驅之滅之。所以可想鬼之境遇之悲慘。
自從凌朗從龍組的一本典籍上,看到這樣的論調之後,就開始對這片山野之間的妖魂鬼怪,幾乎再無畏懼恐怕之心。小時候的確會一個人不敢半夜上廁所,聽到風颳屋角的竹林,也會嚇得發抖。但如今,有的,只是多了一份憐憫。
何處無墳,誰家沒鬼?
所以現在無論是早起趕路,還是晚上回家。走過村頭河邊,路過山墳孤墓,見到那些暗淡磷火,還是隱隱鬼影,只差沒出聲打個招呼,最後一笑而過罷了。
對鬼尚且如此,作為人,凌朗無論對學生還是其他身邊人,態度也更加謙和寬容。加上他班裡學生的成績,還有回家之後的各種表現,都很出色,獅岡小學的老師,對他從有點不認同,變得很讚賞了。包括一些學生家長,甚至會親自拿著家裡的番薯,青菜,南瓜,甚至還有拿米的,來到學校感謝他。
而這些才是最讓他覺得開心的。被人認可,就是成就。無論大小,都當浮一大白。當然凌朗的酒量極差。所以他喜歡喝茶,正好他家的一片山地,種有幾棵老茶,賣不了什麼錢,閒時就去採摘一些,也不管老嫩,用土方法炒好,晾曬,抓一小把,泡起來,隨時可喝,也是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