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今天的這三個龍魂青年,大概都和當初的方成差不多,可能還稍稍略勝一分。但現在的凌朗,比起在秦嶺無名別院那個時候,雖然境界並沒有增加多少(他自認為的),但是對魂體的控制,對魂能的理解,那進步得就不止一分半分了。畢竟也算天天和兩位大神呆在一起,就算他並不算是很勤奮的那種,但耳濡目染,那眼界也不是這些,平時只能在內部訓練中蠻橫縱行,最多不過面對過一些小妖小怪的“精英”們所能相比。龍組對龍魂的這種護犢子般的做法,歷來頗多詬病。
如果非要幫凌朗找出些同齡的敵手,或者只有像龍天那樣的精英中精英,甚至少數比龍天還要天才的一些妖孽,才能比得上如今凌朗的胸中溝壑。
眼看蔣慶和魏東兩人,被人訓得眼青臉腫,那個領頭的李青山也坐不住了。他向吳隊又作了一揖,然後顯化魂體,天魂者修自身,但選擇的是養魂路。
魂體具象卻是一箇中年道士。一身白色長袍,頭戴紫陽巾,手拿柳浮塵,身背一口七星寶劍,腳蹬一雙藏藍色翹頭白底厚布鞋。鶴頂龜背,鳳目疏眉,面色紅潤,神態飄逸。他手中一揚,一張黃色符篆在半空迎風而燃,方口一張輕呼“力士何在?”
一陣狂風憑空而起,卻見那風過時,一尊黃巾力士出現,但見其:眼藏星辰,面如紅玉,須似皂絨。彷彿有三丈身材,縱橫有千均氣力。黃巾側畔,金環日耀噴霞光;繡襖中間,鐵甲霜鋪吞月影。好一個護法降魔、力大無窮的仙吏。
那中年道士看力士顯形,雙手手掐法訣,口中又吐一偈。
“拿山。”
這聲偈語像是天地之音,貫穿過去未來,上達天宵,下達九幽,遍及四方八面宇宙。偈語此,一道金光隨之從天際落下,照在那力士身上。黃巾力士竟然馬上像獲得無窮能量,長、長、長,高足近百丈,淵渟嶽峙不能表其雄,擎天偉岸不能述其威。
那力士向著那中年道士稍稍作揖,也不言語,飛身到了一座魂山之前,徑直地張開巨大的雙臂。都說恨地無環,恨山無把,這個力士竟然愣是把那兩千米魂山,抱住了,一用力,魂山顫顫,竟然像霸王舉鼎般,被斜斜地舉了起來。
兩座魂山原本是並列一起的,現在一座被舉起,兩山相連處,形成了斷崖一般的景象,裂石山崩,林斷土揚,碎石紛落。
那個終於掉到了底的鐵皮犀,也馬上爬了起來,雙眼通紅,衝過去頂住魂山的底部,企圖好讓那力士能更快傾山而盡功。
凌朗也終於感到了巨大壓力,眼看兩山已經抵制不住對方三人的合力,趕忙低聲輕誦,“山”。
第三山出,這次凌朗並沒有組成以前一樣的三才方位排列,直接操控第三魂山,疊在了前兩座魂山之上。
“轟哢……”山上山,魂外魂,力疊力。
“嘎吱……”那座被舉起的魂山,慢慢地下沉,似乎就要回歸原位。
“咔嚓……”黃巾力士似乎不堪重負,腰已經微躬,背也微駝,連雙膝都已經彎曲。那底部的青皮鐵犀,看到魂山下沉,頓時嚇得心碎膽裂,連忙跑了出去,動作迅速得如喪家之犬。
又是“咔嚓”一聲,沒了鐵皮犀的幫忙,就像最後的一根稻草,壓得黃巾力士的雙腿已經快要屈曲沾地。
那中年道士,似乎還想掏出身上的其它符篆,但是那三座魂山的壓力,讓他連維持著黃金力士的顯現,都感覺無比吃力,只能咬著牙堅持,卻那還顧不上去掏其它寶貝?
三山對三人,兩個三境高階,一個四境初期,依然奈何不得剛入四境的凌朗。這不是量與量的較量,這是質對質的取勝。
那個受傷的張勇,看到這個情景,心裡一急,咬咬牙,又要拼了命衝上去幫忙。這個時候,旁邊伸出的一隻手,拉住了他。
那個戴著眼鏡,手拿一本書的少年,對著張勇輕輕一笑,說“我來吧,你休息。”
聲音溫和,舉止雲淡風輕,如箐箐學子。
“龍魂墨與在,前來討教。”說完,抱拳拱手,魂遊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