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很快,上面就下了大赦天下的命令,要求李膺放人!史書的解釋是張成算出劉志不久就要頒佈赦令。
“此人的算命功夫竟然高明到這種程度了?”李膺接到了赦令心理泛起了嘀咕,不過他並沒有慌神,因為之前他仔細調查過此人的底細,他相信這個世界上絕對沒有鬼,而且這個人跟太監平時就眉來眼去的,很是讓人反感,“跟太監來往密切!”李膺猛然間似乎意識到了什麼,此事絕不簡單,弄不好可能會引火燒身,很可能就是一個陷阱,怎麼辦,得速度拿出個對策……
晚上,李膺獨自一個人把自己鎖在了書房裡思考了起來,如果殺了此人,那麼皇帝一定會責怪他的,他的背後是太監集團,他一死太監們也會一擁而上,而且此人跟皇帝關係也不錯,弄不好把自己也搭了進去!如果放了此人,自己則沒犯什麼罪,也沒有失職之過,然而,就這麼讓一個故意殺人的殺人犯就此逍遙法外?要知道他代表的是宦官集團,放了他天下的文人士子會怎麼看自己,自己作為首領,是所有文人士子的榜樣,這樣就意味著向宦官集團妥協,怎麼辦?長久的思考和矛盾,終於,還是文人是大夫的氣質佔了上風,終於,他下定了決心,他要為天下讀書人立一個榜樣,那就是和太監集團鬥陣到底!
結果當然很簡單,和成瑨、劉質二人一樣,李膺也先斬後奏,就在獄中把張成父子砍了!
歷史就是歷史,史書上關於此事件的描寫短短的幾句話,然而我眼裡,這短短的幾句話,很可能在當時就是一個驚天的陰謀:張成父子殺人,不過是宦官們聯手上演的一齣戲,耍弄李膺的一處戲,張成殺了什麼人、為什麼殺人,歷史書上看不到,留下了空間和盲點。然而在我看來,宦官們就是想借張成父子來打擊李膺。你不是很牛嗎?喜歡殺貪贓枉法的人嗎?那好,這個張成父子就在你面前,看你敢不敢殺,你殺了,就是不把皇帝赦令放在眼裡;不殺,那隻能說明你是個孬種…所以這明顯是個圈套,然而,李膺卻卻跳了進去!
獨孤九劍,被練了葵花寶典的人學到精髓,他們看清楚了李膺的缺點,也看到了文人是大夫的缺點,那就是把名節和理想以及人生的原則看得高於一切!
很快,宦官鼓動張成的學生牢修上奏控告李膺,但控告的內容卻不是李膺不把皇帝的赦令放在眼裡,而是告李膺拉幫結派,把各地的讀書人都拉到他團隊裡,互相吹捧,評論時事,抨擊政府,藉以影響社會輿論。
宦官們學高明瞭,他們不但找到了知識分子的死穴,也找到了皇帝陛下的死穴,皇帝事最怕大臣拉幫結派的,他們知道“不把皇帝赦令放在眼裡”這一套已經不太好使了,因為上一次皇帝就沒有怎麼追究。
牢修義憤填膺,添油加醋,太監們則火上澆油,很快老闆就很生氣了,後果很嚴重,因為這一次的罪名是拉幫結派,威脅到了自己的江山,劉志舉起了刀,而且就準備往下落了。
“將這些亂黨分子都抓起來,通告天下”,劉志下詔。
然而劉志沒想到:這時有一個攔路猛虎,把他的詔書被退回來了!大家可能不知道,漢朝太尉、司徒、司空這三府,都在陳蕃的控制之下,皇帝的詔書是必須先下給三府的,可到了三府,陳蕃就將詔書全部退回去了,並告訴劉志“您抓的,全都是天下的名士,他們對國家忠心耿耿,即使犯罪也應寬恕,可您給他們定的罪名模糊不清,我們不同意!”
奶奶的!忘了這陳蕃也是士大夫集團的!劉志火更大了,好啊!看你們的力量大,還是我的絕招狠?
這次他不用三府了,直接派人去抓人!
得了皇帝的命令,就像明朝時候的恐怖組織錦衣衛、或者老蔣手下的保密局一樣,這些特務們行動迅速,沒用多久,包括李膺、杜密、陳翔、陳寔、範滂等知名人士在內的二百餘名大學生及高官被抓了起來,沒用抓到的那些,懸賞通告,全國通緝。
陳藩見此再也忍不住了,他再度上奏,當然語氣很委婉:“陛下,您要剋制啊,不要發怒,那樣對身體不好,等等……”
“明天捲起鋪蓋滾蛋”!陳藩這次接到的回信就這一句話。
轟走了礙手礙腳的太尉陳藩,又抓了那麼多所謂李膺的黨羽,劉志對自己的鐵腕頗為滿意,“朕要告訴你們所有的人,這天下是朕的,是朕一個人的,朕說了才能算”。
“皇帝您抓了那麼多人,怎麼不來抓我呀,我也是著名的亂黨之一啊……”,這是哪裡跳出來的孫悟空?劉志看了一下信的結尾署名,度遼將軍皇甫規,劉志笑了,“呵!這哥們,呵呵呵……”劉志覺得好笑,笑完之後,便將這份信扔在了垃圾桶裡不管了。
說說這位現任度遼將軍皇甫規,當年梁冀囂張時,皇甫規跟梁冀對著幹;梁冀倒後,皇甫規又跟宦官們對著幹。正因如此,宦官把他打倒過,後來是以張鳳為首的300多名太學生集體上訪,替他求情,才被放了出來。
不過,皇甫規的特長不是跟這些娘娘腔沒長鬍子的閹人做鬥爭,而是跟邊境亂民鬥。所以在漢朝人眼裡,包括士大夫們在內,皇甫規是‘涼州三明’之一的名將,而不是名士。
他本來就沒有心情做個這將軍,之前辭職報告沒被批,自己做的合法違規被別人看穿,心裡就一直等著機會。然而這一次,機會來了,看著文人士子和皇帝太監你來我往,文人士子因為榜上有名而天下聞名,竟然讓這位將軍有了一絲絲的失落感,他很想再刷一次存在感,怎麼樣刷存在感呢,不像現在,有微博、有快手等等,那個時候,他覺得最好的機會就是藉助文人是大夫,他也想在文人是大夫的榜上留名……
皇帝可能以為他是鬧著玩的,但是皇甫規可沒有開玩笑,他尋章摘句,憑藉著良好的邏輯把自己歸為“亂黨”。
但是劉志不糊塗,沒有被忽悠到,他知道這位皇甫的病根就是不願意幹工作,想辭職,現在有民變四起,只有他才能鎮壓,所以任憑皇甫規怎麼承認自己的罪行,劉志充耳不聞。
皇帝動了殺機,手起,刀就要落了,首先盟主的刀落向了成瑨、劉質二人。天下為他們感到惋惜。
盟主殺了這兩個人之後,突然間好像手有點軟了。於是他又暫停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