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那段> 正文 第四章 清議和黨錮(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四章 清議和黨錮(二) (1 / 3)

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何況是幹了幾個月苦工的李膺呢,正憋著一肚子氣沒地方發洩呢,他瞄準了那些說話娘娘腔的沒長鬍子的太監。

小黃門張讓因參與誅殺梁冀有功,被封為都鄉侯,事實上,李膺也不是偏要跟張讓過招,情況是這樣的:張讓的弟弟、野王縣令張朔聽說李膺出獄了,還當上了自己的頂頭上司,二話不說,立馬捲起鋪蓋連夜逃走!為什麼要逃跑呢?肯定是做賊心虛!張朔認為:老哥張讓家應是最安全的,張讓也覺得自家是沒問題,於是就讓弟弟藏在夾牆裡!

李膺聽說張朔跑到張讓這兒來了,立即率人來抓,他找來找去,終於找到夾牆,破牆而入,把張朔抓進洛陽監獄,審問完畢,立即誅殺!

張讓一見老弟被殺,就跑到皇帝劉志那裡哭鼻子,劉志就把李膺叫來,問這是怎麼回事?意思就是:這事你還沒上報,哥還沒批准,你怎就動手了呢?

誰知李膺竟義正詞嚴的答道“以前孔夫子在魯國任司寇,只七天就把少正卯處決了,我上任已十天了,擔心這案子拖得太久出了問題,只好先斬後奏,我以為是速度太慢讓您怪罪了,可沒想到您是怪我下手太快啊”。旁邊張讓聽到這話,打了一個冷顫:“十天還說慢,那一百天我們這些官宦豈不被你全部弄死完了?”想到這裡,張讓不寒而慄,這實在太可怕了!

再看看皇帝的反應,聽到李大人的這番話後,愣了半天沒有說出話來,最後只能搖頭嘆息一聲,對張讓道“你那個弟弟確實有罪,人家治他天經地義,你叫我把司隸校尉喊來幹嘛?”轉頭又對李膺道“好了,沒你的事了,回去吧!”

盟主使用了斡旋功,太極八卦沒有連環掌,於是李膺毫髮無損的回到家裡,一夜之間就成名了。太監們卻怕了,從小黃門到中常侍,一提起李膺的名字就渾身哆嗦,他們就像在刀尖上走路,小心翼翼,有那麼一段時間,他們連出宮都不敢。

盟主劉志看到太監們最近這麼異常,便問是怎麼回事?結果宦官們齊聲答道“沒辦法啊!皇上,不是我們不想出門,實在是太怕那個李膺找上門來……”經這一宣傳,李膺頓時名揚天下,無人不知。一時間天下的讀書人都以認識李膺為榮、不識李膺為恥,一旦被李膺接見,就像某某明星見了和某某龍套合影被公佈在了網路上一樣,龍套也立即名聲在外。民間人士就稱登李膺門叫登龍門。意思就是:只要你進了李膺的門,等於鯉魚跳龍門,想不出名都難…

李膺成為了漢朝讀書人的精神領袖,更成了大學生們的偶像人物,從此便登上了武林正派首領的位置。此時,京城洛陽的各大高校的學生共有三萬餘人,學生中的領袖是是兩個在學術界很出名的人物:郭泰和賈彪,和李膺一唱一和,陳樂伯牙和子期。

這李膺字元禮,故江湖人送雅號:“李元禮”,陳藩字仲舉,江湖人送雅號“陳仲舉”,王暢字叔茂,江湖人稱“王叔茂”,還根據他們各自的特點,總結為:天下楷模李元禮,不畏強權陳仲舉,天下俊秀王叔茂,現在,士大夫們的春天來了,以李膺、陳藩為主的正副首領,以郭泰和賈彪為宣傳部部長,首領和部長互相配合,互相補充,他們悟出了獨孤九劍,找到了葵花寶典的破綻,這一次決鬥,至少他們沒有處於下風!

悟出了獨孤九劍,暫時破解了葵花寶典,這一切實在是太好了,然而,剛悟出了獨孤九劍的正派人士高興得太早了,因為他們沒有風清揚老前輩的指導,不知道武學之道是學無止境的,任何東西都要活學活用,不能思維定勢、墨守成規。

很快,作為葵花寶典的修煉者,發現了自己武功上的缺陷後及時彌補的太監們又站了出來。因為他們知道獨孤九劍也是很厲害了,他專門找別人的破綻,所以趁他們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還沒有醒過來的時候,就把他們全部殺了,要麼不動手,動起手來就要快,是啊,快是葵花寶典的第一要訣,別忘了,李膺10天就殺死了他們中的一個高手還說速度慢!

太監們不但學會了葵花寶典的快,也學會了獨孤九劍的要訣“找破綻”,於是,太監們很快就出手了,因為對手的破綻出現了!事情是這樣的:士大夫集團內部的分裂,為了學說與政見的不同,他們都標榜自己是君子、貶斥對方為小人…

“黨人”,一個新的名詞出現了,這個詞是這麼來的:劉志還未登基、還是蠡吾侯的時候,他當時的老師是甘陵人周福,後來劉志成為漢桓帝后,就提拔老師周福做了尚書,而和周福同是甘陵人的房植當時任河南尹,二人皆有名望於當朝。童謠唱到“天下規矩房伯武(房植字伯武因師獲印周仲進(周福字仲進”兩家的賓客門生互相攻扦,漸成仇隙,未來席捲天下的“黨人”名號便從甘陵的周、房二家產生的。

好了,說明了“黨人”的來源,我們下面就講講黨錮之禍。

黨錮之禍,禍起南陽、太原二郡。南陽郡宛縣有一叫張汎的富豪,是漢桓帝劉志乳母的親戚,平時與宦官們來往密切,在當地恃勢驕橫。岑晊、張牧二人便以成瑨的名義將他逮捕入獄。宦官們也講義氣,千辛萬苦從劉志那裡搞來一張赦令,眼看張汎出獄有望,岑晊急了,竟勸成瑨先斬後奏,將張汎及其宗族賓客二百餘人全都依法處斬。

太原郡晉陽縣有一叫趙津的小黃門,平時貪汙放縱,為一縣只霸。太原太守劉質也命手下王允將趙津逮捕,不顧劉志的赦令,先斬後奏將趙津處死。

這下,事情就鬧大了!一郡太守竟敢不把皇帝的赦令放在眼裡?你們這些讀書人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嗎?張泛之妻在中常侍侯覽的慫恿下,擊鼓鳴冤。劉志大怒,下令將成瑨、劉質二人下獄嚴審,最後判決結果是:二人都犯了大不敬之罪,罪當棄市。

就在這時,山陽太守翟超的督郵張儉率人搗毀侯覽為其母修建的龐大亡靈,將其資產全部沒收。還有東海國國相黃浮將五侯之一徐璜的侄子、下邳縣令徐宣斬首棄市。翟超、黃浮二人被罰去右校服苦役。

為救這四人,太尉陳蕃、司空劉茂聯名上書,但劉志不聽,反被太監彈劾,劉茂恐惹禍上身,不敢再諫,但陳蕃身為士大夫的領袖,比較執著,繼續寫信給皇帝,這次劉志下詔斥責。宦官們也深恨陳蕃,只考慮他名氣太大,一時也不敢加害。

不但朝中重臣上述為二人鳴冤叫屈,地方也上書不斷,要救四人,劉志就更不理會了。說話不客氣的,劉志就讓他們罷官回了老家。

然而,不痛不癢的上書沒有將故事推向高潮,一樁故意殺人案終於徹底引燃了士大夫與宦官兩大門派的生死對決,挑起了黨錮之禍!

殺人案的主謀是一個叫張成天師,所謂天師嘛,就是能掐會算的算卦先生,此人在八卦界也是混得風生水起,竟然算到了皇宮之中,一來二去,這就跟太監的關係搞得不錯,甚至還攀上了漢桓帝劉志,經常一起切磋卦術。

這張成啊,可能算命的時候,不知道誰沒他錢或者好處,把他給得罪了,非得想幹掉這個人,但是一直苦無機會,畢竟漢朝的法律,不能隨便殺人。但是他一直沒有放棄幹掉那個人的想法,終於,某日他跟太監們聊天的時候,得到了一個確切的訊息:皇帝又要大赦天下了!他想辦法打聽到了詔書下達的準確時間,於是回家指使他的兒子把他一直想幹掉的那個人給殺了。

司隸校尉李膺知道後,便把張氏父子逮捕起來,準備法辦…但李膺很快發現這張成和別罪犯不一樣,他一點都不慌,而且還偷偷告訴兒子:“不要怕,沒過幾天,我們絕對會平安出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