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親族、鄉黨。這乃東漢三國官場必然會抱團的勢力。
袁紹的河北謀士團各個不服誰互相拆臺,曹操的潁川派系,孫策的打天下的江西派和孫權守成的江東派,周瑜魯肅和張昭、顧雍、陸遜的恩怨情仇。還有劉備的荊州系和益州系的衝突。
為什麼諸葛亮會提拔只是中上之才的蔣琬,費禕,而反而和才華非凡的李嚴過不去呢?
要知道,李嚴和諸葛亮一樣是託孤大臣。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他們的出身的派系問題。
法正、設計搞死龐統的李嚴、蜀中“孔子”譙周、乃至《三國志》的作者陳壽他們都為益州本土士人。
而諸葛亮、馬良、蔣琬、乃至姜維、夏侯霸都可以劃分為外來派系。
劉備率領荊州系的團隊和一些合作的益州系的團隊成立了蜀漢。
荊州係為劉備的基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所以他們一直執掌大權,但是關於失去荊州之後,北伐連年失利,荊州系等外來派系一是斷了後繼,二是在政治上等各方面的支援都必須以依靠益州系。
而益州原本就地處於十分容易割據的地形,而諸葛亮連連失利,損兵折將,他們可不管什麼從長遠看,蜀漢若不北伐,自然是困獸自取滅亡。
他們只看到了眼前的失利,便使得益州系本土人士怨聲載道。
他們就是諸葛亮北伐的最大阻力!
諸葛亮為什麼要寫前後出師表,其原因也在於此。出師表並不是單純的給劉禪看的,也是給朝中大大小小的益州派系的官員們看的,諸葛亮希望藉此得到支援。
但是,對於出師表他們還是更喜歡陳群的九品中正制。
投降了,該做官的繼續做官,該寫史的繼續寫史,至於劉禪怎麼樣,那就呵呵了。
正因為如此,費褘死後,姜維作為諸葛亮的繼承人,外來派系,失去了在朝中最大的援助。
姜維無奈的前去屯田,其實已經離開了權力的中心,朝中的權力徹底被益州派系控制。
譙周當年勸了劉璋投降,其後也是他勸了劉禪投降。
有的扯遠了,
高順作為鄉黨,此時不得不開口向段熲求道:“段公,末將希望帶一部分人親自前往馳援奉先,還請段公准許!”
“你這個樣子還騎馬?”段熲有些不忍的勸阻。
高順的腿血還不停的滲透出來,這時還做這樣的激烈運動,百分百高順的腿要廢。
“末將……末將忍得住!”高順拱手道:“還請將軍成全。”
段熲嘆了一口氣,他想起,當年的他也是和一夥涼州少年一起參軍,一起殺胡人,而如今,還走下去的便只有段熲一人。
“汝殺敵之英勇姿,老夫盡收眼底,乃軍中猛將,吾作為主帥,豈會不憐憫?”
段熲跨上馬,召集了護衛,:“讓你沒受傷的兄弟都隨我一起,老夫親自還你一個呂奉先!”
“啊?”高順一愣,慌忙拜謝道:“多謝段公!”
段熲事宜周圍的護衛攙扶起高順來:“等著,老夫晚上還要和你喝酒,不醉不休!駕!”
“多謝段公”高順在馬後拜謝道。
童淵和呂布,兩人背靠著背坐在了一起,他們面前遍地是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