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十國千嬌> 第五百一十六章 絲綢纏老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一十六章 絲綢纏老樹 (1 / 2)

金祥殿有些年頭了,牆角、窗欞都有明顯的磨損痕跡,但畢竟是重要的建築,應該經常有修繕。頂點小說,所以這偏殿裡的環境看起來不算新,四下卻打掃得很明淨、佈置得很漂亮。郭紹坐的這把椅子,木頭上鑲著金飾,不過身體能接觸的地方,扶手、坐墊都縫著柔軟精緻的錦緞,既華麗、比起全部金鑄的龍椅又不貴,而且細節考慮得很周到。

這樣的環境讓郭紹感覺沉穩,雖然尊貴卻不浮誇。他身上的黃色龍袍和幞頭,是量身打造的新衣服,綬帶上的花紋精雕細琢,料子柔軟而鮮豔;只不過臉上銅色的略顯粗糙的面板,便和精緻的裝束不太相稱了,甚至他的腮部還有一小塊疤,連他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在戰陣上擦傷了留下的。郭紹的模樣完全不像個生活優渥的人。

下面兩邊坐著的漢子,也和郭紹差不多,身上穿著精細的綾羅綢緞,卻是一個個糙漢子,特別是滿嘴大鬍子的李處耘和馬臉楊彪……看去像是絲綢纏在老樹幹上。就連文官魏仁溥,也是面板黝黑、身材壯實,膀子上的肌肉都把綢緞撐起來了。

這時王樸不動聲色道:“老臣以為,眼下的形勢,用兵應先北後南。

蜀、南唐既滅,南方已無威脅大周腹背的勢力,吳越、南漢等地皆無進攻大周的實力,對這些地方不必急於求成。吳越國,前期應以安撫勸降為主;這地方是個泥潭,南唐水師、步軍並不弱,卻也曾陷在吳越進展困難,兩國結怨數十年,南唐國至今沒能滅掉吳越,大周要用武也是個麻煩。而南漢國,臣聞其君昏臣庸,可先招降、後用地方偏師攻取其地;而我中原主力,應養精蓄銳準備對付北方大敵。”

此時的場面,郭紹坐在正面,大臣分坐兩邊,說話乾脆利索、誰也不引經據典;倒真有點郭紹在殿前司大堂議事的風格。

郭紹覺得,每一個圈子都會漸漸形成一種獨特的交流方式,與成員的出身、習慣、思維都有關。比如先秦時期“君子”圈,說話不引《詩經》,就會被人覺得沒有文化;古代文官的文章言論,總會有之乎者也、經綸聖人之言;後世官場,總會有一套來源於馬|列主義,或什麼思想、理論的堂皇言辭。

但無論用什麼方式,總會有一些隱含的“弦外之音”在裡面。

郭紹就從王樸的言論裡聽出了弦外之音。他習慣性地提起毛筆,在冊子裡記錄此時聽出的意思。

他坐得很端正,背挺直了一本正經地書寫,用毛筆,不像硬筆一樣趴著也能寫……王樸主張先北後南,應該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儘早限制武將兵權。除了與遼國開戰,中原王朝不需要繼續以前的軍國體制,照樣有實力收復南方;但與遼國開戰不同,本來就是強敵,限制武將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只要收復幽雲十六州,就能進入全面限制兵權的步驟。

王樸微微側目,見郭紹在聽他的主張時還記筆記,臉上的表情大為受用,大受鼓舞。王樸便繼續說道:“契丹主昏庸殘暴,內部人心不穩。我朝不能為了南方剩下的小國耗費時日,錯失良機;理應抓住機會,儘早北伐,趁其虛弱之時,將北面防線推進至長城!”

他想了想又道:“今天下久經戰亂,禁軍常年戰陣磨礪,尚武善戰;但若在安樂中待過十年八年,是否還有現今的戰力,尚且難料。故老臣以為,北伐宜早不宜遲,內部休整穩定,即可部署北面之事。”

郭紹問道:“王使君以為,我朝該如何著手?”

王樸看了一眼魏仁溥,魏仁溥便站起來抱拳作拜,然後從懷裡掏出一卷圖紙。郭紹見狀,原來樞密院的人對這事兒早有準備。

魏仁溥將帶來的圖紙在上首的木架上掛起來,郭紹和大臣們紛紛看過去。魏仁溥舉止鎮定,伸手指著圖道:“陛下、諸位同僚,請看此處,北漢的位置。

這條粗線是太行山,西側便是北漢國地盤,東側是我朝河北區域。首先,北漢軍從南部下來,便直逼黃河,是懸在中原腹地的利劍隱患,南進則可威脅我腹心。其次,我朝攻幽州,必出雄、霸、易(河北),渡拒馬河,並以此為大本營和大軍後方;北漢軍主力自晉陽(太原)可入忻、代盆地,然後從易州西側進入河北,東出則可威脅我北伐軍後路。

北漢國,便是鑲入‘中國’的一個楔子,必拔之而後安。”

郭紹聽得入神,魏仁溥仍然像以前那麼有風度,有儒雅之氣,說話中氣有力。郭紹一直都很欣賞魏仁溥,這人的氣質既有尚武之風、又有禮儀風範。

魏仁溥道:“假設我朝奪佔幽州,必進一步北進奪取燕山、西山、雲州(大同,這一段則是明朝宣大防線的地區),將國境推進至長城,方可有險可據。北漢便是雲州腹背的威脅,也必須要拔除。

因此,王使君與臣的共同主張,要取幽雲,先伐北漢。”

他說完,又向上位一拜,郭紹點頭以示回應。魏仁溥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郭紹回顧左右:“諸位有何意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