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塗媚兒是否在家?
曠德軍微信上發了一個訊息:“千狐妹妹,在學校還是在家裡?”
“準備回去!”馬上妙回。
“大好了,港東老闆說明天派車來裝果,今晚再噴靈泉水。等下我過嶺背去!”
“一個小時後,我都到家了!”
路過村委大院,卻被嚴志強叫住了:“曠哥,我們去河堤處看看吧!”
看來每月領一千多塊錢工薪也真不好拿!
“那上車吧,我開車去!”
“村長去視察田地,開豪車去,觀感不好吧?”
唉,總不能走路去吧。
好在嚴志強有一輛代步電動車。兩人騎上電動車,從崗背謝灶榮磚瓦廠開始走,靠河邊有一個水泵房,一條水渠直接修到村裡的大部分水稻田。以前旱季的時候,還可以從水泵房把水從粵都河抽上水渠。
分田到戶後,這水泵房基本就算荒廢了。幾十年不用,抽水泵鐵管已是鏽跡斑斑。水渠好多路段也已經毀壞通不了水了!
有時人人自顧自家戶那份責任田,集體意識便淡薄了。
“二位幹部,今日有空出來視察工作麼?”迎面走來的是磚瓦廠老闆謝灶榮。
這幾年,謝灶榮的磚瓦廠也走入了一個瓶莖。畢竟規模不大,竟爭不過別人大的磚瓦廠。
水泥磚的興起,紅土燒製的泥磚便慢慢退出了市場。連農村建房都開始使用水泥磚了。而謝灶榮磚瓦廠卻一直還是堅持使用傳統的木頭燒製磚瓦,自然生意難以為繼。
謝灶榮磚瓦廠地址,原本是他家的自留地,土質是黃泥土,有十多畝地。開始的時候,他也是栽種了臍橙果樹,種了二年,他就把果樹全部挖了,開始取土燒製磚瓦。
原先是一個小山崗,幾年的取土。整個山崗都被削平了。
往外走百米,就到了粵都河岸。由於崗背組地勢較高,所以這一段都沒有堤壩。
“據說縣水局準備規劃在此處建一座小型水電站!”嚴志強指了指兩岸的巖壁說。
“上面發文下來了?”
“沒有,內部訊息,有同學在縣委辦上班的透露的。水電站上面可以通行,從這裡到對面楂林工業園,也就幾分鐘的路程,再從工業園到縣城幾分鐘,以後前進村到縣城也就十多分鐘路程了!”
若是這樣,這一片河壩地也就值錢了。路通了,一切都通了!
有一條路直接通到沙灘上,幾輛拉砂車,輪流不停地從沙灘取砂加工。
這個砂場就是曠燕妮跟孫晉輝合夥辦的砂場。有杜谷生在後面頂著,前進村村民敢怒而不敢言。
公有資源是全體村民共有的,不是某個私人可以隨便支配的。再說,即然你在河道取砂挖石,那麼就應該負責河堤的維修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