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春去夏來。
七月下旬,明晃晃的陽光灑落下來,北半球的內陸城市紛紛置身熱浪之中。
聖約翰斯的氣候還好,這座紐芬蘭省的首府及最大城市、重要港口位於加拿大的北方區域,夏天氣候相對溫和。
而告別島作為一座被大西洋環繞的島嶼,夏季享受海風、冬季有北大西洋暖流,給人的體感更是舒適。
上午時分,秦時鷗本來正在樹蔭下喝著冰鎮橙汁吹海風看手機刷tiktok,然後發現聖約翰斯海出現了一群褶柔魚。
褶柔魚就是魷魚,學名白魷魚、太平洋褶柔魚,在大西洋很是罕見。
這種魷魚有個本事,那就是會“飛”,確切地說是滑翔。
它們在受到刺激時,會大量吸水並從水管中噴出,產生的反作用力將自己推出水面,然後張開鰭和腕足間的膜形成的“滑翔翼”,從而在水面上滑翔一段距離。
白魷魚本身便漂亮,當它們成群結隊在海面上飛翔的時候,那情景更美。
秦時鷗看到這新聞頓時來了勁。
現在他的愛妻薇妮是告別鎮鎮長,大秦漁場和告別鎮的發展掛鉤了。
因為告別鎮的地理位置孤懸海外,導致產業不發達、經濟相對落後。
薇妮為了帶動小鎮發展,便利用大秦漁場和秦時鷗的關係來從國內吸引遊客。
這樣秦時鷗得留下這群褶柔魚在漁場,以後遊客來了出海觀光,看看褶柔魚飛翔也是一樁盛事。
他起身聯絡了手下沙克薩丁森,讓沙克幫忙聯絡漁民朋友確定了這群褶柔魚的位置,然後立馬駕船去尋找褶柔魚群。
這事不算麻煩,他抵達既定海域後便潛入水中,幾次神行便找到了褶柔魚群——
大片的魷魚在水中游動。
秦時鷗釋放海神能量開始馴服前面的帶頭魷魚,魷魚們受到驚嚇紛紛開始離水飛行。
只見它們在水裡遊著、遊著,陡然張開斗篷然後藉助自己身體衝擊水產生的高能爆發力將自己發射到空中。
一旦透過這種噴氣推動發射升空後,它們便會迅速展開它們的鰭和觸角,形成翅膀。
另外這種魷魚的觸角之間存在一層膜,類似於青蛙的蹼趾。
於是它們便如同紙飛機般在海面上滑翔了起來。
速度很快,每秒鐘能有十米之遠,嗖嗖嗖的就飛遠了!
不過它們並不能真正的飛行,只是在滑翔,騰空時間一般也就三秒,飛出去也就三十米左右。
秦時鷗看到這一幕深感有趣,自己當機立斷的決定是正確的!
他仔細觀察褶柔魚的飛行過程,發現它們並非是被動的滑行,而是根據空中與水的距離以及飛行的階段改變飛行姿勢。
這樣它們在水上滑行後,會折回鰭和觸角以減少潛回海洋時所受的衝擊力,然後自如的潛入水中。
姿勢竟然還怪優雅的。
後面褶柔魚一群一群的從躍出海面至重新落水,秦時鷗便跟著它們觀摩,並不斷放出海神能量去馴化它們。
終於,褶柔魚群多數吸收了海神能量,紛紛的圍在了秦時鷗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