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走了十分鐘,繞過山的另一邊,葉翊便看到了不遠處半山腰上的那座殘破的“家”。
上了山腰,站在那棵依舊生機勃勃的大槐樹下,看著周遭熟悉卻又陌生的一切,葉翊什麼也不做,就這樣呆呆地站了許久。
回想起過去的種種,葉翊努力地想讓自己回憶起童年裡某些快樂的時刻,但無論怎麼想都記不起來,能夠記在腦子裡的似乎只有痛苦。
心緒因那些悲慘的回憶而變得憤怒、無奈、痛苦與心酸。
想到自己如今還有義父義母,還有歸爺爺,還有筱靈與小胖子,體內兩隻妖精估計也算。
算起來,他已經不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了,往後也絕不會讓自己再孤零零一個人。
揉了揉有些發酸的鼻子,葉翊將馬拴在了大槐樹下,自己一人朝著山的後面繼續走去。
翻山越嶺走了半個小時,葉翊憑著深深刻在腦中的依稀記憶終於尋到了山林中的三座低矮的小墳。
三座墳都很矮小,並排緊挨著,墳頭立著石碑,三座石碑的碑文都很簡陋。
“祖考葉公明真之墓”
“先考葉公程知之墓”
“先妣葉林氏清清之墓”
三塊墓碑下的立碑人都是葉翊的名字。
這三塊墓碑都是後來義父遣人立的,當初葉翊父母病故下葬的時候,根本就沒有立碑,既是沒有餘錢,也是沒這個規矩。
窮鄉僻野的山村人,除非生前有大功績,或者在村裡德高望重,被村人擁戴,否則尋常人是不用也不能立碑的。
至於葉翊的父母爺爺,生前乾的又都是折壽的行當,村裡更加不可能允許立碑。
本不被允許立碑的人最後立了碑,很顯然,這與義父肯定有關。
作為葉村走出去的名人,又是永安鎮第一富豪,每年總會給村民們捐錢捐物,美名其曰:“感恩家鄉,造福家鄉。”
葉父是村子的榮耀,提點“小要求”,村裡的人再頑固也不可能拒絕。
這三座低矮小墳墓並沒有經過大修,只是整了地勢,墳面鋪了一層石頭,在地上圍了一個小小的墓庭,與尋常的家族大墓還是相差較大。
與四周高大的山樹雜草不一樣,長在墓地裡的都是些一年生的雜草,顯然是有人年年都來清理。
如今距離上次清理估計也有些日子了,又是盛夏時分,萬物瘋長,整個墓地都長滿了綠油油的雜草。
葉翊動手開始整理,也不用任何工具,因為整個墓地都鋪了石頭,那雜草看似高大,實則如無根浮萍,輕輕一扯就可以扯起一大把。
除了雜草,整個墓地空空蕩蕩,與四周雜亂的草叢比起來顯得格格不入,但葉翊看起來心裡卻是舒服多了。
太陽有些曬,幹完這些已經滿頭大汗了,葉翊也不休息,自赤焰靈戒中開始搬出祭品。
童子雞,烤鴨,桂花魚,炒牛肉……等等十幾道豐盛的葷菜,還有幾道青菜、糕點與一大甌的白米飯,三罈美酒,一壺好茶。
一大堆的酒菜擺滿了小半個墓庭,這些都是葉翊早上在鎮上的酒樓買好的,他早已經忘了父母爺爺愛吃什麼東西,所以就著酒樓的推薦點了一大桌子最貴的,酒、茶、飯、菜有葷有素,一應俱全。
酒菜擺好了,葉翊又接著搬出了一大把的元寶蠟燭香,堆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