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那連線著銅片的炭筆開始不斷的敲擊著墊紙。
而後,墊紙上留下了一個個黑點以及長條。
朱棣看著新鮮,細細看了良久。
而另一邊,已有人撕下了墊紙,一會兒功夫,便將這符號給破譯了出來。
“晴,無雨。”
朱棣:“……”
張安世便道:“陛下,其實……這裡頭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完善,說白了,這一切,終究還是需要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進去,才可不斷的改進,最終……提高效率。不過眼下,單單這個,就已比現在的快馬傳遞,要快上千倍百倍了。在臣看來,鼓搗出這麼一個東西,其實不難,難就難在……”
朱棣沉默著,他和張安世完全是兩個思維。
朱棣還沉浸在世上竟真有這種只有神話才出現的東西上。
而張安世的心思卻是,這玩意結構太簡單,真正想將這電報,甚至將這電磁鐵衍生出發電、無線傳輸甚至是收放音的功能,其實卻需一個圍繞在此周邊的一個巨大產業。
只有百萬槽工衣食所繫,才會有無數學童,開始學習電磁鐵、電力、機械相關的知識,更會有無數聰明人,進入這個體系,不斷的研究精進,更別說,數以十萬計的維修、養護人員了。
而當這個世上,有無數人都開始仰賴於此,透過這種便捷的訊息傳遞,來進行生意往來,亦或者傳遞訊息的時候,那麼……這天下所有人就都回不去了。
因而,結構簡單與否不重要,哪怕是有許多問題還需改善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需要立即開始著手,將這東西推廣開。
“陛下,陛下……”
朱棣回過神,此時,剛剛回到現實的他,臉色已脹紅,緊緊盯著張安世道:“你說,朕聽。”
張安世道:“臣以為,要在郵政司之下,設立電報局。除此之外,還需設立一個聯合電報商行,預備大規模的投入,將這電報,鋪設至天下各處,甚至……若是有條件的話,甚至可以推廣至各處藩鎮去。”
朱棣倒是直接問道:“需多少銀子?”
張安世想了想道:“花費無以數計,不過……臣以為,這筆銀子,可以想辦法籌措資金。”
朱棣似乎想到了什麼,眼眸微微一張,道:“就像卿家方才所言的那樣,教各大商賈入股?”
張安世頷首點頭:“訊息對於朝廷而言,當然是緊要的,可對於商賈而言,也是如此,誰掌握了訊息,誰就可立於不敗之地。”
朱棣卻是帶著疑慮道:“朕只怕,他們未必肯破費這筆銀子。”
對於這個難題,張安世卻是淡定,笑了笑道:“那臣就只好忍辱負重了,先在這交易所裡,再多掙一些銀子,給大家做一個表率。”
朱棣:“……”
此時,張安世那雙明亮眼眸掠過一絲狡黠之色,道:“臣以為,眼下還是先不要洩露出訊息,需再等一兩個月功夫,現在外間,已經流言滿天飛,這其實是一個好現象,這等事,其實讓大家多議論議論才好,議論的人越多,天下人越多關注,等到將來,朝廷明發籌建電報局訊息的時候,大家才更知曉這電報的厲害,到了那時,誰還肯不掏銀子?”
頓了頓,他胸有成竹地道:“就算現在不掏籌建的費用,等到將來,少不得……這電報的業務,各家商行,還不是要乖乖給銀子?”
朱棣認真地沉思良久,一時之間,竟也挑不出張安世話語裡的漏洞。
你說他徇私吧,他確實說的振振有詞,合情合理。這等事,越多人關注,就越多人曉得電報的厲害,對於將來籌建各州縣的電報,就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