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欣喜是有道理的。
獨當一面說來容易,做起來實在太難。
這麼多的人,如何讓他們心悅誠服地聽從你的安排,如何抓住時機,如何最終做成一件事,這種種的事,說來容易,實則卻比登天還難。
尋常的人,莫說是數千上萬人馬,便是讓他管理十個人,莫說做什麼事,不掉鏈子都難。
最緊要的是……此戰非但看出了朱瞻基別具一格的眼光,還有一種尋常人所沒有的魄力。
而這一切的一切……
都證明眼前的這個少年,即便現在克繼大統,也絕不會比尋常的帝王要差。
所謂帝王之姿,料來就是如此吧。
百官則用奇怪的眼神看著朱瞻基,就像從新認識了這個從小看到大的皇孫一般。
雖然朱瞻基並沒有學過多少帝王之術,可不得不說,這小子還真是……恐怖。
以至於在這一刻,許多人竟不敢再將朱瞻基當做是少年來看待了。
此時,只見朱瞻基道:“皇爺爺,其實這也算不得什麼,這都是阿舅的教誨,下頭的將士勠力而已。”
朱瞻基的回答,更令人滿意。
這也是朱瞻基最大的優勢,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優勢是什麼,在關中的時候,他就不斷地在強化這個優。
即:你們都好好地跟著我幹,幹成了就有功勞。可我跟所有人最不同的是,我絕不會和任何人爭功。
因為這天底下,若是有人完全不需要功勞的話,那麼就是我朱瞻基。
這些功勞,對於朱瞻基而言,不值一提,他生下來就是天潢貴胃,所有的功名,對他而言,沒有任何的用處。
這也意味著,只要跟著他一起效力,大家得了一分功勞,便都算是你自己的,絕不用擔心有人跟你爭功。
對於任何一個群體而言,這絕對是一樁極大誘惑的事!
因為古往今來,對於尋常人而言,功勞被打折扣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只是有的打個五六折,有的直接給你砍到腳裸。
朱棣甚是欣慰,卻在此時,眼睛飛快地掃過一個人身上,才道:“方才鄒卿抨擊張卿,言張卿禍害皇孫,有滔天大罪……”
朱棣慢悠悠地說著,聲調居然很是平和。
鄒緝卻是臉色微變。
朱瞻基的表現,說實話,即便是他這個再正統的讀書人看來,也絕對可稱得上是驚為天人的。
雖未讀四書,卻知曉利害,不讀資治通鑑,卻深諳御人之術,這滿朝文武,只怕沒幾個人可以與之相比。
鄒緝忙是拜下,這個一向以剛直敢言的國子監祭酒,竟是道:“臣……失察,實在罪該萬死。”
朱棣含笑看著鄒緝,道:“鄒卿也以為,朕孫得張卿教誨,已有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