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四百六十二章:張安世出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六十二章:張安世出擊 (2 / 4)

亦失哈倒是個聰明人。

這裡頭……最大的問題,恰恰是這些人還真沒有勾連一起。

他們只是根據自身的利益,做了同一件事而已。

倘若是亂黨,倒還好辦,只要抓住一個骨幹,嚴刑拷打,就可拷問出同黨,而後順藤摸瓜,將他們一網打盡。

可現在的情況,卻恰恰相反,你抓住一個,十個,一百個人,也沒有用,你殺了他們全家,也找不出其他人來。

何況,若是當真直接大開殺戒,用處其實也是有限,而且殺的越多,越加人心惶惶,他們畢竟是地頭蛇,把持著地方上的言論,若是這時候,暗中佈置爪牙,鼓動流民造反,那麼局面可能更加糟糕了。

這麼多的流民,本就是乾柴烈火,就差一個火星子了,流民們訊息閉塞,沒有任何外界的渠道,只知道自己肚子餓了,知道自己妻離子散,知道自己飢腸轆轆,現在之所以這數省之地尚還處在大明之下,恰恰是因為,這些‘亂臣賊子’們需要大明這個招牌,以代表朝廷的名義,震懾流民。

可一旦這些人都不要大明的招牌了呢?

到時無數流民被裹挾,官軍即便可以輕而易舉的彈壓,可那時……原本該賑濟的流民,如今卻變成了要誅殺的亂民。

那麼……還賑濟個什麼?索性派出官軍,將這諸省之地乾脆將所有人屠戮乾淨。

總不能賑濟走到讓大家少走幾十年彎路,與其給百姓吃喝,教他們活下去,結果卻是一步到位,教這數省無人,也就解決了災情吧。

這也是朱棣認為情況十分危急的原因,因為無論做任何的選擇,都可能造成難以承受的後果。

天下是姓朱的,是他朱棣的,別人沒有維護的義務,可朱棣有。

別看朱棣是大老粗,而且平日裡也算是殺人不眨眼,可他決不能承受事情惡化的結果。

否則……大明的江山,就算可以透過一次次官軍的彈壓得以維持,可天下讀書人和士紳的人心且不論,哪怕是尋常民心也盡失,那就真的是社稷飄搖,天崩地裂了。

張安世想了想道:“無論如何,請陛下和公公放心,本王有本王的辦法。”

亦失哈點點頭:“那咱預祝殿下馬到功成,一旦成功,便真的是澤被蒼生,到時非要位極人臣了。”

張安世不高興了,道:“你咒我?”

亦失哈覺得自己剛剛所言明明是好話,怎的還惹得張安世不樂意了?

他搖頭道:“不不不,這是肺腑之言。”

張安世道:“你說位極人臣,我心裡會害怕。”

亦失哈聽了這話,反而不覺得讓張安世吃癟,能讓他生出快意,反而是酸熘熘地看了張安世一眼。

接著道:“殿下乃太子恩養長大,和陛下與太子乃是一家子人,別人位極人臣,或許可能會招惹禍端,可殿下有何擔心的呢?太祖高皇帝的時候,殺了這麼多的功臣,可他的義子李文忠、沐英、何文輝等,哪一個不是壽終正寢,子嗣們現在還受著恩祿呢……”

亦失哈抿抿嘴,繼續道:“除此之外,還有太祖高皇帝的養子平安,太祖高皇帝在的時候,平安便一直受信賴和重用,將他視為託孤之臣,此後,陛下靖難,平安奉建文皇帝的旨意,屢敗陛下,幾次教陛下差一點險象環生,可最後陛下登基,不也沒拿他怎麼樣,照樣還要封他為北平都指揮使,不久又進升為行後府都督僉事嗎?”

張世安知道,平安當初是建文朝的名將,也是太祖高皇帝的養子,朱棣靖難,平叛的軍隊,幾乎都是太祖高皇帝的養子和養孫們進行平叛的。比如李景隆,他的父親李文忠,即是太祖高皇帝的養子,還有平安,也是養子。

某種程度而言,在太祖高皇帝的計劃之中,功臣是不值得信任的,可是養子們卻值得信任。

所以他駕崩之後,整個明軍的軍權,都操控於太祖高皇帝的養子們手裡。鎮守西南的有沐英,朝中有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和平安等。

亦失哈提起這些典故,其實就是安慰張安世,教他放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