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不禁為之大為光火。
因為這些冊子,也一份份透過東廠送入了宮中。
趙王的小動作,他是略有所知的。
兒子大了,懶得去管。
可這些兄弟兒子們,顯然也知道自己有些事幹的不厚道。
所以,為了顯得自己清白,於是決心攻擊別人。
是的,提升自己的道德,最好的方式,就是攻訐別人道德低下。
朱棣看著一份份奏疏,不禁為之無語。
此時他招來了張安世覲見。
指了指奏疏,便道:“諸藩王的事,卿知情嗎?”
張安世老實道:“略知一二。”
朱棣抬眼看了張安世一眼,板起了臉道:“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是,是,是!”張安世汗顏道:“是知道的,各藩都想要人力,所以採取了一些措施,彼此為了爭奪人力,也都花費了一些心思。”
朱棣嘆口氣道:“那你怎麼看待?”
“這是好事。”張安世道:“這至少說明各藩,現在心思都在經營自己的藩地上,他們是真正的決心為王先驅,這是為大明開疆拓土,有何不可?”
朱棣道:“只是……”
張安世似乎明白朱棣想說什麼,便道:“人力的問題,臣也是知道的,我大明對土人,最大的優勢在於火器,除此之外,還有陛下的支援。可若是沒有人力,如何消化自己的藩地呢?”
“可若是想要讓百姓們離鄉背井,去那萬里之外的地方,只怕不太容易。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各藩才各顯神通,臣以為……只要陛下分封諸藩於域外,就一定會有這樣的問題。”
朱棣聽罷,頷首:“嗯……也不是沒有道理。”
張安世道:“其實臣以為,要解決這個問題,需朝廷與諸藩同心協力。”
“朝廷?”朱棣訝異地看著張安世。
張安世道:“諸藩之所以不得不用這樣的手段,吸納百姓,實在是與大明相比,他們現在的藩地實在開發緩慢,而且較為艱苦,而土人襲擾和疾病的因素,也使百姓望而生畏。這個問題,只能靠繼續更好的經營,還有發展藩地來解決。其他的手段,都只是治標不治本。”
“倘若藩地能夠真正的利用好當地肥沃的土地,以及數之不盡的礦藏,又何愁沒有百姓願意去討生活呢?我大明最多的就是百姓,想要增加人口,其一為移民拓邊,其二為增加生育,不過生育這個問題,倒是不擔心,現在臣倒以為,最令人擔心的,是疾病。這疾病對人口的傷害實在太大了。”
朱棣微微皺眉,不過卻還是點頭。
若論生娃,實際上在這個時代,人人都是造娃的高手,為了血脈傳承,哪怕是最貧苦的佃農,只要能娶上媳婦,也肯生上六七個。
不過,話雖如此,可實際上,成人的孩子卻是不多。
因為這個時代的病死率實在太高,十分可怕。
莫說是尋常百姓,就算是皇族,這些天潢貴胃們,能夠活到成人,其實也是需要運氣的事。甚至許多皇帝可能生了十個八個子嗣,可最終能活下來四五個,也算是及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