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所謂的禮曹,基本上形同虛設,屬於吃閒飯的榮職。
朱高燧一聽,方才的怒氣騰騰一下子消失了,大喜道:“怎麼樣,來了多少?”
“共有四百三十七戶,三千九百四十人,其中男丁兩千四百三十人。”解禎成道。
朱高燧皺眉起來,眼中略顯一絲嫌棄,道:“才這麼一點?這些人,是連一個小城都填不滿啊。可惜,太可惜了。”
解禎成勸慰道:“家父有書信來,說是凡事不能急於求成。”
朱高燧點了點頭,隨後嘆息道:“本王在用人之際,連這些百無一用的書生都不嫌……”
說罷,搖頭。
解禎成則又道:“還有一事……”
“說。”
“駐紮當地的錦衣衛百戶所百戶劉春來索人。”
“嗯?”朱高燧挑起眉頭,顯得詫異。
他對錦衣衛的印象並不壞,錦衣衛在此設了一個百戶所,不過似乎錦衣衛和趙王都有一種默契,那便是錦衣衛盡力給他們蒐羅關於土人的軍事情況,彼此共享訊息。趙王也不擔心這些錦衣衛在皇帝面前告自己的狀,因而,雙方更多的是互助的關係。
此時,趙王問道:“索人,他們索什麼人?”
解禎成如實答道:“這劉百戶說,蕪湖郡王殿下為了刺探爪哇的情況,特別派遣了一些人,以讀書人的名義乘郵船進入爪哇,結果……這些人,人一落地,就被咱們的人,統統登記之後,送去了預備衛,現在都送去挖礦和修橋去了。劉百戶說,這是大水衝了龍王廟,所以……”
朱高燧的火氣又冒起來了,罵罵咧咧道:“張老兄真是不厚道,他偷偷往爪哇塞他的緹騎,也不招呼一聲!”
只是頓了頓,他話鋒一轉道:“既如此,那就放了吧。區區幾個緹騎,沒必要和錦衣衛弄壞關係。”
解禎成一臉無奈地道:“不是區區幾個,是一百二十七人……”
朱高燧:“……”
沉默了半響之後,朱高燧再也忍不住地又破口大罵:“這四百來戶,裡頭竟有一百二十多個緹騎?本王還以為這是稀粥裡摻了沙子,誰料是一碗沙子裡塞了粥!”
解禎成也苦笑道:“好像是因為家父在京城,令蕪湖郡王生疑,所以派出大量的緹騎,想要……”
頓了頓,解禎成才想起重要的事,便道:“殿下,這些人放不放?”
朱高燧道:“放,當然要放,錦衣衛的人,誰敢拿?張安世狡詐,他會暗中打本王黑銃的。不過……“
朱高燧說到這裡,突的停了下來,他微微眯著眼,細思了一番,才一字一句地道:“就說要甄別,過一個月再放,讓這些人先挖一個月礦再說,現在處處都用人……”
解禎成沉吟了一會兒,搖頭道:“臣以為不可。”
朱高燧道:“這是為何?”
解禎成道:“家父曾言,錦衣衛最擅長就是拆解書信,或是偽作書信,還有審閱分發的各處包裹。此番來了這麼一大船的人,必然要讓他們與中國進行書信往來,若是讓這些來此的讀書人說什麼胡話,以後可就沒有再敢來爪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