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三百三十一章:我孫兒為太平天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三十一章:我孫兒為太平天子 (2 / 6)

“太公太公。”

李秀才又尋到了張太公。

張太公依舊氣定神閒。

不說漢朝的六郡良家子,便說這府兵,唐初的時候初置府兵皆於六戶中等以上,家有三丁者,選材力一人,免其身租庸調,郡守農隙教試閱。兵仗衣馱牛驢及糗糧旨蓄,六家共蓄,撫養訓導,有如子弟。

他施施然地坐在太師椅上,手上端著茶盞,輕輕吹著茶沫,卻並不急著喝茶。

聽到了李秀才的聲音,他顯然習以為常,臉上看不見一絲波瀾。

李秀才進來,便道:“太公,聽聞楊公和胡公入宮覲見了,只怕要奏報太平府的事。楊公這人不說,胡公此人,卻是……最看重讀書人的。他百忙之餘,還曾親書過勸學文,教咱們讀書人好好讀書上進呢。聽聞胡公與張安世,一向在朝中勢同水火,這一下子,有好戲看了。”

張太公聽罷,露出微笑,道:“但凡有良心的人,見了那太平府的生靈塗炭,誰肯與張安世那樣的人為伍呢?”

李秀才便點頭符合道:“是極,是極,只怕要不了多久,就有好戲看了。”

張太公嗯了一聲,轉而就問道:“糧你·現在如何了啊?”

李秀才道:“今日跌了七十多文錢,學生來的時候,都沒有回漲呢,不過……學生覺得,可能是此前漲太快了,現在回跌一下。”

張太公捋須,頷首,雖是聽說跌了,有些遺憾,可是他並不憂心,畢竟……這糧你已經漲得太多了。

張太公笑道:“所謂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自滿則敗,自矜則愚……古人之言,不欺我啊。”

李秀才心裡想,道理是好的,可也不見太公你捨得賣糧啊!

也就說,府兵幾乎都是從家裡有土地的子弟之中挑選,也只有這些人,才有較好的體力,並且有保家衛國,建功立業的志向。

李秀才雖心裡這樣想,其實也是頗為妒忌,畢竟……他親眼見著這張太公已經掙了太多太多了。

前些日子,從錢莊借了不少錢,又加了不少的倉,此後又漲了許多日,可以說是躺著掙錢。

李秀才道:“太公所言甚是,學生受教。”

張太公頓了頓,又道:“棲霞還有什麼訊息嗎?”

李秀才認真地想了想,才道:“有……據說,有一群讀書人,要舉辦……舉辦什麼豐收詩會,是祝禱上天能夠豐收,讓讀書人去那兒吟詩作賦,說是……那兒會備好茶點,而且這詩詞入一甲者,第一名就給三千兩銀子,第二名給一千兩,即便是第三,也有三百兩。其餘優秀者,也都有十兩銀子的獎金。除此之外呢,所有入選優秀以及以上的詩詞,都要印刷成冊,製成詩集,好傳頌萬世。”

“這獎勵倒是夠高的。”張太公笑道,倒是顯出了幾分興致。

當然,讀書人最看重的還是將自己的詩詞,製成典冊,這可是千秋揚名的機會。

張太公忍不住好奇地道:“是誰這樣大的手筆?”

李秀才便道:“說是一位進士,不過因為有官身,所以不便吐露名姓,現在大家也都在猜,議論紛紛的,有的說……可能是文淵閣的某公,也有的說,如此愛詩詞的或許是翰林院的劉學士……不過無論是誰,許多人都摩拳擦掌了,能籌辦這樣詩會的,必定是大人物,若是能入了他的法眼,將來……好指教一二,也不失好前程。”

好傢伙,給錢……印書還給名,除此之外,還可能獲得廟堂中某位大人物的青睞。

這也是漢朝和唐朝兵力強盛,所向披靡的原因。

這真的是把讀書人們都給拿捏的死死的,這換誰能把持得住啊?

就是連張太公,也不免激動起來,忍不住道:“老夫也略通一些詩詞,如此盛會倒是也想去見識見識。”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