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這樣說,這練舍利還真是體力活。
若不是考慮到火爐的問題,張安世其實還想練一個更大的。
可惜……科技水平有限……
張安世只好心裡唸誦:“姚師傅切莫怪我,我已盡力了。”
張安世又想,從今以後,得照著姚師傅的舍利標準,定下規矩來。
以後若是再煉舍利,就絕不能超過姚師傅的標準,天王老子,也得比它小。
而且決不允許煉出金舍利來。
張安世心裡這樣想著,又不禁悲從心來。
想到……姚師傅成為了舍利,自此之後,真正的一切皆空,便不禁潸然。
到了正午,吃過了齋飯,張安世陪駕下山。
朱棣詢問張安世修建佛塔的事宜。
張安世道:“陛下放心,都已穩妥了,臣已經招募了足夠的匠人,要修一座舉世無雙的佛塔。”
朱棣道:“朕的陵寢……”
他顯得猶豫。
按理來說,皇帝登基,就要開始造陵,可朱棣的陵墓,卻是耽擱下來。
這是因為朱棣有自己的私心,他從登基開始,就打算遷都北平去,因此,陵墓的地址,是希望遷都之後選在北平的。
因此此事一直耽擱下來。
可現在,姚廣孝要入祖廟,陪祭朱棣,那修建朱棣的陵寢就刻不容緩了。
而眼前,朱棣的陵墓選址,便得速速敲定下來。
張安世一聽朱棣提及此事,便不由道:“陛下萬歲,陵寢之事,自然不必急著考慮。”
朱棣笑了笑道:“什麼萬歲,那是騙人的,太祖高皇帝尚且逃不過生老病死,朕怎麼能逃得過……朕本有意遷都北平,可現在細細想來,北方之敵,已非我大明心腹之患。反而海上的敵人,令人擔心,都城在南京城,也未嘗不好,這裡乃數朝古都,順江而下,便乃松江出海口,連線南北……”
“哎,是時候了,也該為朕的陵寢準備了,朕會命禮官前去勘探,選定一處距離孝陵近的地方吧。姚師傅的佛塔,就在朕的陵寢之內,讓他將來永遠陪著朕吧。”
朱棣的這番心思,張安世自也是懂的,便忙道:“遵旨。”
“太平府……”
現在是私下裡說話,因此朱棣說話沒有忌諱:“太平府……朕授予你全權,你明白朕的意思嗎?”
張安世道:“臣明白。”
“好好幹吧。”朱棣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便接著道:“這天下將來成什麼樣子,寄望在你的身上,你靠自己一個人是不成的。但凡要成事,首先就是要擇才,培養身邊的人才,並且讓他們盡心實意才可成就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