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之詹的話說出來,所有人都繃不住了。
姚廣孝年邁。
若是說他在旅途中是衰老而死的。
其實這大家都是可以接受的。
可他竟是餓死、病死,甚至被人打死,這就讓人完全無法接受了。
姚廣孝是誰?
這是整個靖難的幕後推手。
今日朝中的所有王侯將相,幾乎都因靖難而大受裨益。
說難聽一些,即便是胡廣、楊榮這些人,倘若不是因為靖難,建文在的時候,他們想要出頭,至少也要等上二十年。
畢竟建文身邊圍繞的黃子澄等人,可是在建文的信任之下,幾乎把持了朝廷。
更不必說,此人與朱棣的關係了。
若說朱棣乃是周武王,那麼姚廣孝就是姜子牙。
可偏偏,靖難成功,所有人都得到了自己應該得的東西,朱棣如願成了皇帝,其餘人或為公侯,或入閣,亦或者成為一部的部堂。
只有姚廣孝,謝絕了所有高官厚祿,只接受了一個僧錄司的小官。
雖然還時常為朱棣出謀劃策,可一出宮,便立即換上僧衣,吃齋唸佛。
這殿中幾乎所有人,都覺得姚廣孝是個可怕的人。
可每一個人,卻都對他表達出敬意。
你可以不喜歡他,可以從他身上挑出一百個毛病,但是你在他的面前,卻不得不對他禮敬有加。
就是這般一個人,他竟被打死……被餓死……
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是什麼?
“胡言亂語!”有人站了出來,說話的人,乃是一個御史。
這御史年輕,立即就察覺到了問題。
姚廣孝出事的地方乃是寧國府,這不是擺明著,是有人想構陷寧國府嗎?
御史下意識地認為,這一定是太平府的某些人,構陷寧國府的陰謀,於是繃著臉,斷然道:“姚公何人,誰敢害他?”
“是小吏,是當地的縣尉,是知縣,也是府衙。”吳之詹此時倒是回答得非常冷靜,他是早有心理準備的。
他隨即道:“姚公到了寧國府,被人誤認為是尋常僧人,於是被差役充作醫戶拉丁,此後受盡折磨……”
朱棣臉色難看至極,一時沒說話。
他只覺得心口發悶,他想要捂自己的心口,可當著群臣的面,卻又不願意顯出自己的脆弱。
那御史繼續質疑道:“姚公年邁,怎麼會被當做是醫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