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顏只能苦笑:“陛下,此人……若是當真能系統闡述他這番言辭,只怕可以成聖。”
成聖?
朱棣吃驚不已。
繼孔子之後,敢被人成之為聖的,也不過寥寥數人而已。
宋朝出了一個朱熹聖人。
此後,便再沒有所謂的聖人了。
當然,朱棣認為這可能只是虛誇之詞,可即便如此,這話能從李希顏的口裡說出來,卻已是讓人大為震驚了。
朱棣又看了看楊士奇,皺眉道:“朕會令御醫來看,只要楊士奇病好,朕自會親自召問他。”
朱棣隨即目光又看向李希顏:“先生要保重自己的身體啊。”
李希顏道:“請陛下放心,臣不從楊士奇口中得到答案,便死也不甘心,臣一定能活到那個時候。”
朱高煦趁機在一旁道:“父皇,兒臣一定會想盡辦法,為父皇和先生打探此人,我大明若有如此大儒,這正是父皇文治天下的結果啊。”
李希顏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朱高煦。
這也就是朱高煦運氣好,不是他的學生,如若不然,這樣的傢伙,怕是腿也要打斷。
朱棣知道這趟算是無功而返,心裡不禁有幾分失落,當下卻也只好擺駕回宮。
百官散去,不少人心裡不免也有些遺憾。
自然,這胡儼卻被人圍住了。
“胡公,你到底說了什麼?快說一說。”
“是啊,到底有什麼厲害之處?”
這些日子來,胡儼是第一次被人如此關注。
此時,他苦著臉道:“可不敢說,可不敢說,倘若諸位也成了李先生和楊士奇呢?”
“有什麼不敢說的,大家群策群力,難道還解不開嗎?”
“胡儼!”有人大喝:“你攀附權貴也就罷了,如今到現在……還想藏藏掖掖著什麼?”
一聽攀附二字,胡儼臉色羞紅。
我胡儼是何等樣的人,怎麼成了那等攀附的小人了呢?
胡儼急了:”好,好,你們要知道,便告訴你們好了,李先生與我所困惑者,只兩句話,一句為’心即理‘,另一句‘知行合一’!”
說罷,帶著幾分惱怒,拂袖便走。
心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