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鵬兩人目送他們一家三口進入哈瓦那醫科大學,這應該是哈瓦那最受歡迎的學校了,是所有學霸的聚集地,和古巴別的大學一樣,這裡特麼的連個圍牆都沒有,更別提有校門了。
不過說起來有點好笑,就拿這個局長來說吧,他讓女兒來這裡學習,還真不是為了今後當醫生的,而是為了學好一門外語,今後去做什麼導遊之類的工作。
在古巴,醫生和服務員目前工資都是一樣的,而那些掌握外語的導遊、涉外服務人員、營業員之類的收入比醫生高太多了。就拿導遊來說吧,一個陪玩導遊一天三十美金。這在別的國家來說是很便宜的,但是在古巴,這是老百姓一個月的收入!
所以很多學生接受高等教育學習語言因素更多。在路上,帶蕭鵬他們前來的衛生局局長恨不得直接請兩人回家去教女兒中文。。。。。。
不過蕭鵬還是婉拒了他的提議,畢竟他們是來玩,說不定那天就走了!
兩人終於來到了哈瓦那,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不過幸虧有伊萬他們給自己的‘紅比索’和‘藍比索(土幣)’,要不然蕭鵬他們真的會傻眼。
美金在古巴是不好用的,必須要先兌換成當地貨幣才行。他們的‘紅幣’很像華夏文革時期的外匯券,僅供歪果仁使用。
曾經黑市上也是到處流通美元,就好像華夏炒外幣時期一樣,到了05年的時候,古巴就推出了這種‘紅幣’想要代替美元,最初銀行兌換一比一,誰知道老百姓只相信美元,於是古巴政府提升了兌率,現在一百美金在古巴只能兌換八十紅幣,才徹底禁止了美元在黑市上的流通。
蕭鵬看著人手裡拿著錢在馬路邊揮手,公交車路過的時候直接停下,這是源於94年油荒,社會主義兄弟國家的石油供應從1300噸降到三百萬噸後,政府規定只要是公車可以隨便攔車,就包括公交車。
這裡的公交車清一色的華夏‘宇通’客車,據聞是援助專案。不過價格真心很便宜,五十分藍比索就可以乘到底。
五分藍比索換成人民幣是多少呢?一元藍比索相當於三毛人民幣,也就是說公交車費也就是一毛錢。。。。。蕭鵬兩人手上面值最低的藍比索也是五十的,這尼瑪怎麼連公交車都沒法坐。。。。。。
最後兩人也沒有選擇步行,而是坐上了熱心人的馬車。。。。。。
哈瓦那的交通真的是糟糕至極,行人在馬路中間散步,汽車、馬車並行,而且這古巴人在藝術上的造詣真不是吹得,至少在民眾普及度上真的牛的不行,那是能歌善舞,馬路邊街頭藝人常見,聽著聽著歌一群人就跳了起來這就讓城市交通更加的混亂。。。。。。
說實話,當蕭鵬兩人走在哈瓦那街頭的時候,腦海裡首先跳出來的年頭是:“這不就是三十四年前的華夏麼?”
蕭鵬還看到一群系著紅領巾藍領巾的小學生走過,這裡還是和華夏有區別的,13年級的小學生戴藍領巾,46年級的學生帶紅領巾。
這裡的建築也很有特色,幾乎都是別墅,乍一看以為是住在紐約高階住宅區的感覺,不過再仔細一看,好傢伙,都是牆皮剝落門窗破爛的那種,這些房子都是古巴革命前留下來的豪宅,現在則成了大雜院。
當年古巴革命勝利後,大批的富人害怕被‘打土豪’逃往國外(華夏人也是那個時期離開的古巴,當時留下的也就幾百人。)而古巴方面則把這些無主的豪宅別墅都沒收,分配給普通居民。一座別墅分給幾戶人家居住。不論是沒收來的舊房還是新建的房屋,居住者只要付出很低廉的租金(一個月也就是人民幣幾毛錢),連續租房十八年後就可以獲得房屋所有權,不過儘管居民雖然有所有權,但是不許買賣房屋,只允許以房易房的方式交換。
不過這種特殊的住房政策也引發了一些問題,最重要的有兩個。
第一個是既然居民自己擁有房屋,那就需要自己負責修繕,但是在古巴的國有計劃經濟體制裡,修繕房屋的公司也是國企,數量不多效率也低,找他們修房子起碼要等個三五年,而且還難以買到所需的建築材料。於是昔日豪宅淪為破爛大雜院的情況隨處可見。
另外一點更可怕,那就是人口增長!這尼瑪古巴的醫療水平真不是蓋的,古巴人的人均壽命和嬰兒出生存活率全部都是世界頂級水平!人們生活壓力又不高,所以古巴的人口一直都在增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