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極品大玩家> 正文 第九百三十三章 一休和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九百三十三章 一休和尚 (1 / 2)

楊猛兩眼一蹬:“你以為我開玩笑呢?在倭國和尚尼姑都不用剃頭,沒事還舉辦個選美會,她們不就是現在給剃了光頭了麼?過兩年又是一個美女!我是逗你玩,我們去的時候,那個尼姑庵正好在舉辦相親會呢,相信我,就算你看到了也根本不相信那是和尚和尼姑相親,如果不看男女身上的僧衣,就跟普通人相親一模一樣。有的尼姑真的很漂亮啊。。。。。”

蕭鵬樂了:“那你就去當和尚?去幹什麼?”

楊猛輕輕乾咳一聲:“傳承香火啊,沒有‘小和尚’‘小尼姑’,誰來繼承那些寺廟?話說我我真想過挨個倭國尼姑庵泡一圈,你要知道,倭國寺廟都是佔地很大的,除了寺廟本身還有鄰近的土地,真有個尼姑庵那就發財了啊。”

“那你為什麼不去找一圈呢?”蕭鵬問道。

楊猛言簡意賅:“又老又醜”。

“噗嗤。”蕭鵬笑了起來。

不過楊猛說的還真不是吹牛,這倭國和尚和華夏和尚不一樣。

華夏的和尚持五戒:不殺生、不盜竊、不淫邪、不妄語、不飲酒。而倭國和尚卻不這樣。這跟倭國佛教的發展歷史有關。

自從唐朝時期,佛教傳入倭國,在短時間內迅速普遍整個倭國。這倒不是因為倭國人‘慧根’高深,而是因為當時倭國推行‘大化改新’,系統性的學習唐朝的制度,推行一種名叫‘班田收授法’的稅收制度。

不過這個想法是不錯,但是現實很骨感,當時倭國的農業生產力低下,怎麼和唐朝比?把唐朝的稅率搬到倭國,那不是讓老百姓去死麼?而且當時崇尚佛教的推古天皇也學習唐朝,僧人可以免稅,這一下搞得整個倭國老百姓恨不得全體出家了。

所以後來的倭國,直接就是‘僧尼半天下’,大量的‘出家人’在寺廟裡喝酒吃肉,僧尼合宿。尼姑懷了孩子就回家待產,奶完孩子繼續回來唸佛,為的就是避稅。。。。。。

其實早期的倭國佛教,也是嚴格遵守‘五戒’的(起碼真正的僧尼是遵守的),不管是唐朝時期傳入倭國的‘真言宗’,還是宋朝時期傳到倭國的‘禪宗’和‘淨土宗’,都是傳統上的‘嚴肅佛教’,嚴格遵守教義。

但是後來倭國在鎌倉時期(大致華夏元朝)突然出現了一個‘淨土真宗’,這倭國佛教就變了味了。

而這就要說說他們的創始人親鸞上人。

這親鸞上人是出身貴族,父親是天皇身邊當官的,母親直接就是平安時代末期名將源義朝的孫女。但是那個年代倭國正好是動盪時期,戰亂不斷,不論是貴族還是官僚都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於是親鸞九歲的時候就給送到了京都青蓮院當了一個小沙彌。

本來二十九歲之前的親鸞就是一個普通和尚,但是有一天,他突然說他看到了倭國曆史上的聖德太子,還說聖德太子送給他四句話:‘行者宿報設女犯,我成玉女身被犯,一生之間能莊嚴,臨終引導生極樂’。

意思就是說如果修行者因為前世的報應因果導致現世和女人一起,那麼請把那位女性當做我的化身來對待,清淨莊嚴的度過一生,在死前我就會來引渡你前往極樂世界。

然後親鸞二話不說,直接娶了當時倭國關白(就是宰相)的女兒當了老婆。。。。。。

不過好景不長,親鸞和他的老師法然和尚兩人遭到了當時倭國另外兩大佛教勢力的同時打壓,兩人被判分別流放,親鸞的老丈人心疼自己女兒,只流放了親鸞,又讓他還俗,然後在新瀉親鸞又娶了他的第二個媳婦。

倆媳婦一共給他生了四男三女,等到親鸞死後,他的女兒覺信尼姑根據他的思想創立了‘淨土真宗’,也就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本願寺教團’。(玩過遊戲‘信長的野望’的朋友一定對這個名字十分熟悉。)

這個本願寺教團和其他的佛教組織不一樣,從誕生之日起,就延續了祖師爺的‘結婚帶妻’制度,等到倭國到了戰國時代的時候,‘本願寺’成為了一股半農半兵的軍事武裝勢力。在那時候也是發揚光大。

後來德川家康終結戰國亂世開創江戶幕府時代之後,覺得雖然要支援佛教,但是像本願寺這樣‘結婚帶妻’的佛教組織還是要控制控制的。於是德川家康建立了一套嚴格的‘檀家制度’,也就是一村一寺,平民百姓婚喪嫁娶都要去當地寺院裡辦手續,同時‘檀家制度’要求各派寺院遵守戒律,和尚喝酒吃肉娶媳婦啥的就想了。也就因為這個,當時的幕府想盡辦法打壓‘淨土真宗’的本願寺。

在幕府將軍的管理下,這倭國和尚倒是規規矩矩的,‘淨土真宗’也被打擊的夠嗆,結果到了德川幕府倒臺後,明治新政府上臺極力扶持本土的道神教,打壓佛教,頒佈了個《肉食妻帶解禁令》,意思就是和尚不管是蓄髮、娶妻、生子、喝酒吃肉都隨便,不過政府不會再給寺廟補貼,國家不把僧侶當特殊群體對待。和尚可以子承父業,寺廟都是自己經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