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他們的著名的‘阿瓊’主戰坦克,這款模仿俄製T72坦克的‘印三自主製造’的坦克從1974年到1984年花了十年才造出樣車。到了2004年第一輛生產型‘阿瓊’坦克才交付軍隊,這研製了三十年之久!由於印三仿製的T72火炮工藝不過關,炸膛現象都成了家常便飯,這還不是最牛逼的,最牛逼的是:由於設計缺陷,如果坦克火炮處於正前方的話,駕駛員是無法上下坦克的駕駛艙在炮筒底下。
話說開‘阿瓊’坦克的駕駛員可算是倒了八輩子血黴了,不能像開別的坦克那樣伸出腦袋開窗駕駛,因為會被旋轉的炮塔給撞死!乾脆別叫‘阿瓊’坦克了,乾脆叫‘自殺坦克’算了!而且裝填彈藥時候火炮還必須調整到一定仰角。堪稱世界坦克界的一股泥石流。。。。。。
還有他們的‘光輝戰績LCA’,那正是活寶中的活寶,從1983年專案上馬,直到2001年首架樣機升空,2013年12月才初步進入軍隊,至今仍無法批次生產形成戰鬥力。咱先不說這飛機效能多差勁,咱就說他們的‘自主研製’的這種飛機的發動機、飛控系統、雷達、複合材料、導彈、瞄準吊艙、座艙顯示等,都是從不同國家進口的,甚至就連印三人最擅長的軟體領域,那飛機的飛控系統原始碼都是鷹國人寫的,相容性一團糟。
不過真要說印三軍工,最神奇的還是HAL印三斯坦航空公司,只要該公司修過的飛機,那是各種爭先恐後的往地上摔:光說92年到2004年,他們公司組裝‘米格21’兩架,大修八架,其中八架墜毀;大修‘幻影2000’四架,全部墜毀;組裝‘米格27’三架,大修三架,其中四架墜毀;大修‘米格29’三架,全部墜毀。在過去數年,印空軍墜毀的29架飛機種,26架是由HAL製造、大修或升級的。拜他們所賜,從印三獨立到了今天,光摔毀的飛機就一千多架!
能看得出來,他們是真信奉愛因斯坦的理論‘從地上起飛的,總有一天會掉回到地上。’
當然,印三軍工也不是那麼一無是處,在某一方面,他們做的那真是非常之棒!那就是拆航母的技術!那絕對是世界上獨一號。
都知道,航母是海軍實力的象徵,曾經很多國家都大力建設航母,鷹國、星條國、北極熊國,高盧國、倭國等都是曾經的航母強國。
但是到了今天,只有星條國依然保留著大量的航母,其餘幾個國家的航母數量都沒有幾艘或者沒有了。
這保養航母的費用實在是太高了,一個國家經濟不夠的話,壓根玩不轉!就像鷹國,其實曾經鷹國的航母數量不亞於星條國,只不過二戰結束後,這些航母就失去了作用。只會增加經濟負擔。
正好那麼多鷹國的殖民地在那個時期鬧獨立,於是鷹國乾脆就給這些地方都送航母,像印三的老‘維克蘭特號’航母,其實就是鷹國皇家海軍的尊嚴級航母‘大力神號’。他們獨立時候,鷹國半賣半送給他們的。
但是航母好歸好,還有一個巨大的麻煩就是:退役之後不好安置。星條國就有一個著名的港口,裡面放置了十多艘退役航母。有人說這些航母都已經退役並且廢棄了,為什麼星條國卻不拆除他們呢?難道是軍國之心不死?隨時拿出來準備再次服役?
其實還真不是這樣,拆航母那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幹出來的,尤其是核動力航母。就算一艘常規動力航母拆除都要花大概七年的時間!而拆除核動力航母的手續更是比常規動力航母複雜得多!
當年星條國拆‘企業號’核動力航母,光拆核反應堆就用了四年多的時間,從2013年開始拆除工作,直到今天‘企業號’還是一個很完整的航母形象。
而且拆除航母要考慮到每個零件的再利用,這航母上的零件可不是大路貨,別的不說,就說咱們華夏的‘遼寧號’,上面一顆螺絲釘的價格都要好幾萬!這些東西能隨便拆麼?‘企業號’的船錨現在就在星條國別的航母上服役!
作為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服役51年後,被星條國政府交給弗吉尼亞州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開始進行拆解工作,有超過一千名僱員參與這項工作,而星條國要為了這艘船的拆解支付給造船廠7.45億美金!這尼瑪華夏首艘自助建造的新航母001A才花了三十億美金,試問有幾個國家拆的起航母?
說起來最會利用退役航母的,還是華夏。
華夏目前一共有四艘航母,除了服役的‘遼寧號’和新制造的‘001A’以外,還有兩艘‘基輔級’航母,一艘在天津,一艘原來在深圳,現在在南通,都變成了主題公園,嗯,裡面還有酒店,可以沒事上去住兩天感受一下。
很多人也好奇,為什麼‘瓦良格’號可以改造成‘遼寧號’而這兩艘航母卻不可以?原因也很簡單,這兩艘航母準確的說,應該是‘大型載機巡洋艦’,艦載機並非是它們的主要武器,諸如類似反艦作戰人物依然是以導彈為主。上面攜帶的雅克38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作戰半徑只有240公里,而且排水量太小,改裝前景不大。只能作為科研學習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