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的這天,蕭陽一早起來,準備去鎮上的書院,等著隊伍一起出發,蘇莫也一早就幫他檢查行李,這次出門的時間更長,蘇莫給他裝了一個箱子。
“阿莫,怎麼覺得你這幾天臉色好差,我出門你不用擔心,自己多照顧好自己,一會回去補個覺。”看蘇莫面色有些蒼白,不會是最近擔心他都睡不好吧。
“我沒事,這幾天是覺得有點乏力,不礙事的,過兩天就好。”等收拾完東西,劉三叔也到了門口。
“那我走啦!”蕭陽跟家裡人揮揮手,就坐著牛車出發了。
在鎮上書院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裝上行李準備坐車出發,這次去的有六個人,叫了五輛馬車,夫子自己一輛,學生兩個人一輛,還有一輛裝行李,跟僱傭的兩個武夫,保護眾人一路的安全。
蕭陽跟莊子易同車,兩人一路談天說地,倒是不覺無聊。路上更是風景萬千,這江南水鄉,真是名不虛傳。
之後莊子易更是與他聊起了好友,他的友人趙正書,乃府城書香世家趙家嫡子,可惜自己阿姆早逝,備受繼主君打壓。
他自己的阿姆後家又遠在京城,舅舅是京中大官,對他頗為看中,無奈這後宅之事他有心卻也無能為力,加上在京城為官路途遙遠,不能時時照拂。
此次鄉試若是順利,趙兄遍要上京參加春闈,只要能高中進士,脫離嫡母掌控,便能天高任鳥飛,加上有京城舅家看顧,也可一展抱負了。
說了這許多,蕭陽多少也知道莊子易跟他說這些,無非是想自己若有能幫到這趙兄的地方,莫要吝嗇,不過這素未謀面的趙兄真有子易兄說的這樣品學兼優,他倒也不介意結交一番。
一路上走走停停,有時候眾學子看到優美的風景,還會停下馬車,下車吟詩作對,展現下自己的文采。這種現象,在彙合了各鎮跟縣城書院的學子之後更甚。
蕭陽對詩詞只會品鑒,要他自己作,他真沒這些人腦子裡的風花雪月,詩情畫意了,所以一般都呆在馬車裡不出去。
直到第十五天,才到達府城,眾人被安排在了一個大宅院裡,裡面有許多小院子,蕭陽跟莊子易挑了個較小的院子,兩個人住,倒是剛好了。
這裡環境都還算不錯,幾個書院一起,還請了個廚子,負責這裡的學子一日三餐,除了出去聚會,平日大家到用膳時間去飯堂就有熱乎飯菜可以吃。這也是為什麼路費每個學生要交五兩銀子的原因。
剛到府城,眾人舟車勞頓,都各自先去休息了,
蕭陽卻因為突然身邊沒了人,明明累的很,卻徹夜難眠,離開了十幾天,還是怪想念家裡的。
眾學子到來,休整了兩日,之後就是各種聚會,詩會,詞會,還有文藝會,琴棋書畫全部輪了一遍。
蕭陽被莊子易拉著參加了幾場,真的想求放過了,他詩不會作,琴不會彈,還是個臭棋簍,書評什麼的倒是還能插上幾句,這畫,呃,卡通人物畫算麼。
不過這瓊州府,位處江南,人傑地靈,美不勝收,這裡的茶樓酒樓也是清幽雅緻。
蕭陽還好好研究了一番這府城人的穿著,跟鎮上縣城的暴發戶式真是沒得比啊。除了棉衣錦緞,這裡還有紗料做的衣裳,穿起來輕盈縹緲,也是不錯,只是款式…還是那種長衫過膝,裡面在穿一條裙子,這是換湯不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