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這天一大早,應子易兄邀約,來到藏香樓的包間會那位傳說已久的趙兄。
藏香樓聽著有點像喝花酒的地方,但實際上卻是府城很有名的茶樓,裡面各處的擺設都透著一股雅氣,可見這裡的老闆,應該也是個讀書人。
那位趙兄還沒出現,莊子易就跟蕭陽先在屋裡品茶聊天,看蕭陽泡茶的手法,忍不住贊道“陽弟這泡茶的功夫,看著跟我們這裡不一樣,不過動作行雲流水,著實叫人賞心悅目,可見陽弟也是個愛茶之人。”
“子易兄見笑了,不過說起這泡茶,我還真是有點心得。”蕭陽一邊動作一邊跟人聊道。
“哦,願聞其詳。”莊子易也來了興趣。
“首先,這泡茶的水要燙,沖出來的茶才香,所以泡茶前杯子先用開水燙一遍熱杯,以防止這茶水倒進杯子時,被杯子的溫度影響,讓茶失了香味,泡茶的水要從邊緣慢慢傾倒,茶才能持久留香,這沖茶要巡著來,最後手腕輕點,才能保持杯子裡的茶顏色深淺一樣,你嘗嘗我泡的茶如何。”教授說這叫“將軍巡城,韓信點兵”。
莊子易端起茶杯,放到鼻子前輕嗅一下,“妙,妙啊,以前我怎沒想過這個方法,這茶聞起來果然更加清香。”
“不過是無聊時瞎琢磨罷了,不值一提。”蕭陽自己也端起茶抿了一口。
“抱歉抱歉,趙某來遲,還望莫怪。”包間的門響起兩聲敲門聲,隨即被開啟來,來人一進門就拱手道。
“趙兄你怎麼才來,叫我好等,看,這位就是我在信上與你提到過的蕭陽,今年不過二十便得了院試七名。陽弟,這位就是我的友人趙正書,趙兄。”
“蕭兄果真一表人才,在下聞名已久,今日得以見面幸會啊。”趙正書聽莊子易介紹,拱手對蕭陽招呼道。
“趙兄過獎,能認識趙兄是再下有幸才是,若不嫌棄,與子易兄般喚我陽弟吧。”蕭陽也起身回禮。
“哈哈,那再好不過了,來陽弟,子易,都坐吧別站著了。”趙正書招呼眾人落座。
“嗯今天這茶,怎麼聞著好像與平日的別有不同啊,香味更甚了。”趙正書才坐下,就聞到了一股茶香忍不住問道。
“你這鼻子倒是靈的很,這是陽弟泡的茶你也來嘗嘗,我覺得單是聞聞,就已經別有不同了。”莊子易看他這狗鼻子好笑的替他介紹道。
“哦,陽弟竟然懂茶之一道,還望不吝賜教。”趙正書最愛就是茶,一聽蕭陽泡茶別有不同,很是感興趣。
“不敢不敢,賜教不敢當,大家互相探討罷了。”蕭陽謙虛的道。
看蕭陽如此不驕不躁,謙和有禮,趙正書對他的印象又好了幾分,倒是真起了想結交的心思。
雙方都有意相交,交談起來更是融洽了,三人一直聊到吃過晚膳才道別各自回去。
之後三人就經常會在一起聚會,偶爾趙正書會帶一些其他舉人老爺的作品給他們欣賞,有時是京城舅家給他捎來的策論範文,也被拿了出來跟兩人探討。
這天,他們在一個書社的包間裡,討論起晉國一些經常鬧旱災地區的解決對策,這個對蕭陽來說,也是比較關注的,畢竟自己夫郎就是因為家鄉經常旱災,才讓他們生活的更加艱辛,他也希望朝廷能盡快找到辦法解決。
三人各自都發表著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總結出更可行的方案。
等兩人都說完蕭陽沉吟一會,才慢條斯理道“要治旱情除了在旱情發生之後如何應對之外,還可從防禦入手。”
莊子易聽到,迫不及待的問“這防禦如何做才能有效?”
趙正書也好奇的等他的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