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陳景書原本很擔心賣武器的事情要耽誤很久, 這年頭的辦事效率他也不是沒見識過, 何況他這回提出的建議本就很有爭議, 若說多耽誤些日子才能做出決定也很正常, 但出乎他的預料, 不過三五天的功夫,趙載桓那裡就告訴他, 皇帝同意了他們的計劃。
不過比起陳景書原本的‘大方’,皇帝卻劃掉了火炮, 並且表示在陳景書的新式火炮出來之前, 大晉的這些都不許賣。
陳景書想了想也覺得這樣確實更加穩妥一點。
說起來大晉的火炮數量也不算很多,而南海之戰陳景書帶著其中一部分進行了實戰測試之後,他們回來又修改掉了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
不過目前火炮的火炮在陳景書看來依舊是造價高昂實戰能力較低的武器, 至少價效比不算很高。
但只要有眼光的人都可以想到,雖然火炮目前的價效比不高, 但以後卻一定會成為戰場的重要武器。
這也是皇帝對陳景書搞這些東西比之以前更加寬容的原因。
原本國庫緊張, 哪有錢給陳景書實驗什麼新材料, 但既然有皇帝的默許, 工部的經費短了哪個部門的也不能短了陳景書的呀。
所以在大家的經費都不夠用的情況下,陳景書這裡稍微緊一緊, 勒緊了褲腰帶還是可以嘗試著去做新的鋼鐵材料的。
唉,陳景書只覺得有些時候只有開始做了才知道事情困難的地方到底有多少。
就像是火炮這東西, 他原本還想著如今大晉的洋人多, 且其中不少都是很有身份地位, 在家鄉很有人脈關系的人物, 到時候多花一些錢,甚至可以給予他們一些特惠政策,換他們手裡更加先進的火炮設計圖。
結果他請盧克思幫忙打聽之後發現,洋人們的火炮技術比如今的大晉好一些,但也十分有限,而他自己在嘗試摸索的過程中發現光有圖紙根本不行。
特殊鋼材的生産跟不上的話,一切都是扯淡。
說要造槍炮,那就要有能夠達到標準的特殊鋼材,而想要有這些,煉鋼廠得有吧?可一個煉鋼廠又要牽扯出多少事情來?
陳景書只要想一想就得嘆氣。
難怪說軍備燒錢,這不燒錢也不可能啊。
僅僅是鋼材就能有一堆讓人頭大的事情,何況又不是隻要有了鋼鐵就能造炮了。
一邊哀嘆錢不夠用,陳景書一邊又把參觀計劃給重新修改了一遍。
等到了日子,繕營造物司上下嚴陣以待。
因為要賣的從火炮變成了槍支,陳景書修改了不少內容,不過他也沒把火炮的展示完全刪除。
雖說現在還不能賣,但可以給以後留條路嘛。
他這裡計劃稍有變動,下頭的其他人可不就得跟著變了。
好在兩家的使臣在這件事情上似乎挺好忽悠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