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書這些年花錢的地方不多,月錢零零碎碎的攢了一些,如今也有一二百兩,陳孝宗倒是很豪氣的給他添了個整數,共三千兩。
這三千兩若是拿去給陳景書自家蓋園子自然是有些拙荊見肘,但若是建濟養院就綽綽有餘了。
地段不需太好,房子也不需太過奢華,最重要的是結實,寬敞,實用。
因原本就是買了相連的民居改建,不過月餘的功夫一切就都已經辦的停當。
其他的事情倒是不需陳景書操心,他只管開口就行,陳家大爺調動幾個人手還是不成問題的。
教識字的先生也好找,月錢開出來,自有那幾十歲都考不上生員的童生願意來做。
唯一讓陳景書犯愁的是,他得給濟養院找個經濟來源。
陳孝宗雖然給他湊了三千兩銀子,卻也說明瞭日後不會給他一分錢,濟養院日後怎麼維持下去全靠陳景書自己操持。
一系列花用過去,陳景書手上剩下的銀子還有接近一千兩,看著是不急於一時,但若是不早點考慮,真等著錢用沒了再著急,那也來不及了。
這日陳景書往濟養院去,如今這裡已經初有模樣,盧克思做了院長,總管著大大小小的事情。
陳景書很清楚,盧克思做院長才是最讓人放心的,如今的濟養院雖然只養幾個老人小孩,但日後肯定不止於此,他的計劃若真的能成,這院長少不得也得分點人情過去,若選個大晉的人總有些不安心,哪怕陳景書不在意分薄了人情,但一旦勢大,難免有仗勢欺人為非作歹的事情出來,陳家規矩那麼嚴苛,陳孝宗每年還要處理不少下人奴才在外仗著陳家的名聲為非作歹的事情呢。
因此這院長盧克思來做就很好,他一個洋人,再怎麼樣也不可能取得大晉主流政治的認同,但偏偏盧克思本人又是個既不迂腐,卻又一心忠於信仰的人,他早已把自己的一切榮辱都置之度外了,否則也不會冒著千難萬險的跑到大晉來傳教,這樣一個人用起來反而比大晉人更令陳景書放心。
畢竟陳景書沒有這年頭的人常見的對洋人或是畏懼或是厭惡的情緒,在他的時代對老外已經有了正常且科學的認識。
盧克思本人倒也很願意做這些事情,不過他原本知道自己是個洋人,難以取得大晉人的認同,也沒指望能做院長,哪知道陳景書居然真的委派他做了院長,陳景書找他說這事的時候,盧克思簡直以為自己是在做夢。
不過私下裡他就對同來的盧明禮和盧守安說,看來跟著陳景書來揚州這一步是走對了,無論如何,他們現在至少都在做事,比原本整日無所事事到處亂撞的情況要好多了。
因為濟養院對什麼人能進來什麼人不能進有明確且嚴格的規定,因此倒是沒有出現一大堆遊手好閑無所事事的地痞懶漢來蹭吃蹭喝的情況,如今時日不長,陳景書到的時候就見裡頭不過是些老人孩子並一個腿有殘疾的中年人,加起來不過十來個人。
如今倒也沒有閑著,每日收拾屋子,打掃衛生,各處端水摘菜,各有各力所能及的事情做。
陳景書也不打擾,自己去旁邊一個兩層小樓裡找盧克思。
陳景書這次來是為了銀子的事情,盧克思也正在煩惱銀子的事情,陳景書一來他就對陳景書說道:“如果我們再找不到賺錢的方法,我們要不了多久就會吃不上飯了。”
陳景書問道:“我記得還剩了有一千兩銀子,這還不夠用上一段時間?”
盧克思連連搖頭:“不不不,不能這樣算,現在我們人很少,但我們才剛開始,要不了多久就會有更多的人來,我們這裡至少能容納兩百多人,吃穿全靠我們提供,老人和孩子容易生病,這筆花銷也必須算進去,你還想要教孩子們讀書,這比吃飯還要貴……”
盧克思操著帶口音的漢話,一樣一樣的給陳景書算,最後總結道:“所以,一千兩看起來很多,但實際上根本不夠用很久。”
陳景書道:“最多能堅持到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