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鐵路大時代> 第五十四章 站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四章 站改 (3 / 3)

宛若是+290,表示這個地方離起點的距離是3290米。

鐵路上面的裡程,和這個意思差不多,從一條鐵路的起點開始被設定為0,那麼一直到這條鐵路的終點,每一個地方,都有一個裡程相對應。

所以圖紙上如果給出了一個老道岔的裡程,又給出了新道岔的裡程,因為老道岔是現場實際存在的,我們完全按照老道岔位置,量出他們之間的裡程差,得到的結果,就是新道岔的位置。

就是這麼簡單。

這種辦法,是一側的咽喉,新老道岔的裡程都給出了,可以這麼辦。

像郝村站,只給出了新道岔的裡程,卻沒有給出老道岔的裡程。

但在郝村站,股道只向大裡程方向延長,小裡程側,只是改變的道岔,卻沒有向前延伸。

一個火車站,有兩個方向,離這條鐵路起點0近的地方,我們稱它為小裡程側,離鐵路起點0遠的地方,我們稱之為大裡程側。

郝村只有兩股道,除了正線之外,就一條站線,屬於最簡單的站場改造了。在郝村站的小裡程側,原有的1號道岔不動,只是把50-12號道岔,改造成了60-12號道岔。

50-12號道岔,他的含義是,50kg的鋼軌,12號道岔。

在國內,鋼軌的種類一般分為四種,43kg,60kg,這些鋼軌有什麼不同呢?最起碼的一點,鋼軌的高度就不同,43kg的鋼軌最高,不過一般鐵路,75鋼軌一般很少用,現在的鋼軌,大多數是60軌。

當然,連鋼軌的底寬,頭寬,腰厚,不同的鋼軌都不盡相同。

郝村站年代久遠,正線不但有60鋼軌,還有50、4鋼軌。

按照設計要求,正線必須全部保證是60鋼軌,至於站線,需要換鋼軌的地方,必須使用50鋼軌,但不要求站場所有43鋼軌都換成50鋼軌。

50-12號道岔,和60-12號道岔,雖然看上去都是12號道岔,但這個道岔的長度,卻不同,60-12號道岔,明顯要比50-12號道岔長,岔前到岔心和岔心到岔後的距離,也完全不同。

在郝村站,現有的道岔就兩組,兩組道岔都是50-12號道岔。對於其他兩個站場,還存在4-12號道岔。

在看清郝村站只是大裡程側延長,小裡程的50-12號道岔岔前不動之後,舒城便知道這個站場如何改造了。

ps:首先感謝書友書友150319、藍月風舞、明天再看、永遠的紅太陽和李乕的打賞,已經給本書點贊的兄弟姐妹們。另外,這一章我已經寫了很久了,總在想辦法如何讓不是幹工程單位的讀者看懂,可是寫來寫去,發現站場改造的知識實在太多,不解釋還不行,一解釋,完全就混淆了。畢竟要一次性接受這麼多新鮮的知識,及其困難,不是工程單位的讀者就將就著看吧,是工程單位的讀者,看見我的不足之處還望指出,寫小說不像幹活,有些時候很難面面俱到。

最後,我也就站改的知識會寫的詳細些,因為我第一次接觸站改的時候,啥也不懂,百度也百度不到什麼東西,我寫這幾章,只是想看看能不能幫上大家的一點忙。

再次多謝大家的支援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