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裴硯一席話語聲震震,似淅瀝春雨一般洋洋灑灑墜在李昭寧心頭,卻也只是悄然滑落,瞭然無痕。
“若這些事交給睿王,她會做得更好。”李昭寧苦笑著舉起酒杯,傾身一飲,眸中滿是淡漠疏離。
裴硯卻並未因她的推拒而有些許退縮,而是微微傾身向前,聲音一如既往地溫軟如水:“為什麼這麼想?”
李昭寧眨眨眼,又替自己斟了一杯酒,“因為她從小便聰慧過人,又由德宗皇帝親自教養,五歲便入國子監同大儒們一同講經論史,十四歲詩詞文論名動大周;又在兵法上頗有成就,用兵如神、戰無不勝,自從她二十歲得了封地,便鎮守大周西北多年,縱然中原戰火燎原衰敗不堪,可涼州一帶仍舊是如豺狼虎豹一般,打得回鶻和吐蕃不敢瞪眼瞧一下的存在……”
“她從來都是日月珠璣,而朕只能魚目混珠,騙騙陳崔……”
似乎是終於有地方吐露心聲,手中酒看起來格外誘人,李昭寧便縱著自己暢快的心緒,悄然飲下。
涼絲絲的酒液順著舌尖一路綿延向下,到胃中時竟已如火般滾燙燒灼,激得李昭寧身子一顫,指尖也倏然一鬆,酒杯悄然落下。
裴硯探手一接,將酒杯穩穩地托住,仍舊放在了她的手邊。
他這才道,“你在姚州的那十年,百姓也是安居樂業、倉廩俱實,你不也是頗受黎民蒼生愛戴的郡主嗎?”
李昭寧搖搖頭:“不一樣。”
“怎麼不一樣?”
“她……”李昭寧頓了頓,心頭醉意更甚,撒氣般地將酒杯重重地拍在岸上,“封地比我大,決斷比我好,甚至連割捨心腹以保全清名這種事都能做得出來……”
裴硯望著李昭寧微微鼓起的腮幫子,不由得眉眼稍稍籠起:“睿王身為嫡長公主,確實資源優渥、名師林立……但陛下可曾想過,為什麼臣與陳崔周旋許久,卻沒有選擇她來做女帝?”
李昭寧直直地看著他,“不是因為我毫無根基、任人拿捏?”
裴硯噗哧一笑,眸光微動,眼中閃過絲絲縷縷的心疼,“當然不是。”
“臣奉德宗帝遺詔,務必不能讓大周江山落入閹豎之手,但奈何藩鎮群狼環伺,便只能讓先帝暫且依傍著陳崔的權勢繼位……但先帝卻過於剛烈直率,以致於一旦被陳崔所折便如枯木死灰一般再也沒有了任何生機。”
“那般折辱,臣也曾深受其害,甚至想過引頸就戮,一了百了……但夜風入窗,案臺上的月光明晃晃地照下來,臣看到了陛下幼時的文稿——逞一時血氣之勇,不過匹夫之怒;而唯有於千磨萬擊間,猶自砥礪前行者,方能成帝王之偉業。”
他看著她,眸中光芒流轉如星河傾瀉:“一個身陷深淵卻依舊願意仰頭向著星光行走,身陷能向天空的星光不停地行走攀爬,有路就走、無路便飛的靈魂,不是比那些從一開始就飛在天上的靈魂更強大更令人敬佩和感動嗎?”
李昭寧被他目光中的灼灼暖意盯得有些飄飄然,心髒也似乎被什麼按壓、揉捏,酸酸澀澀的擠滿她的眼眶和鼻子,忍不住指著自己,歪頭道:
“你是在說,我?”
裴硯點頭,眼中是溫柔笑意:“是你。”
“真的?”李昭寧睜大了眼睛,直直地看著他,身子稍稍後仰,竟有些搖搖欲墜。
裴硯終究還是沒有忍住,手悄悄地繞到她背後,輕輕地搭在她的肩上,將她鬆鬆地攏著:
“你已經做到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