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之一路隨心> 第十四章 原來如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四章 原來如此 (1 / 2)

見青心倆人來到後院偏屋,有盧玉華在場,就不好再說這個話題了,楊揚瞅著花朵兒般的倆女兒,像舂蘭秋菊一樣,臉上笑意更甚,回答女兒道:“我們笑你哥哥呢,洗澡也能捉到腳魚,比守株待兔強多了。”

“嗯,老媽這岔開的話題很對景,有水平。”隨心暗自誇獎老媽會扯白。

青心是很維護哥哥的,不贊成道:“媽媽,哥哥游泳很好呢!肯定還能捉到腳魚!哥哥,是不是!”

面對笑靨如花、信任自己的妹妹,還有臉『露』希冀神情的玉華同學,隨心乾脆地表態:“肯定還能捉到腳魚!”又接著說道:“我們還靠它們發財呢!是不是?”

隨心的回答讓青心十分滿意,她幾步蹦跳到哥哥身邊,把住隨心胳膊道:“哥哥,你是要掙錢啊,你也應該送玉華姐姐禮物呢!”說完朝臉含微笑的盧玉華眨眨眼,放開哥哥胳膊,又跑去和她拉在一起。對於哥哥和幾個乾姐姐之間的話題,青心聽的太多了,自己也經常穿針引線,她很希望哥哥如願的。

這個話和剛才引起笑的話題又對上了,幾人臉上又堆滿笑意,隨心無奈了,不過對這種推波助瀾,隨心挺喜聞樂見,今世不就是要填平遺憾麼?肯定自己要笑到最後。

不知青心這個精靈怎麼想的,和她玉華姐姐耳語幾句後,對楊揚說:“媽媽,我和玉華姐姐想讓靜枝姐姐也來吃午飯。”

青心這個建議一說出口,陳臥東和楊揚不約而同地看了一眼手錶,十二點了。這個時間是各家各戶做飯的時候,一般沒開始吃,從家到朱靜枝家不過十來里路,騎腳踏車用不了二十分鐘。楊揚就對隨心道:“你去接靜枝來吃飯。”

隨心知道這是自己的差事,假意朝妹妹瞪一眼,似抱怨她多事,青心見了,嬌笑道:“好啊,哥哥,你不想靜枝姐姐來,等會我告訴她!”

楊揚笑罵女兒一句:“青心,別『亂』說。”又催隨心道:“隨心,快去,別耽誤時間。”

隨心騎車穿過街心,行駛在去塘灣公社上游大隊的國道上,國道通往易江縣,直至嶺南省,經過明溪公社時,有縣道相連通往地屬國營明溪錳礦。

明縣地貌屬於丘陵和山區地帶,在丘陵地帶,高低起伏、縱橫交錯的山丘連結著構成一個個大小山村,山村外形成大小不一的平地連線成寬窄不一的條形地帶,有最肥沃的稻田。條形地帶中間或其一側是一條連線各大小山村小溪流的主溪流,當地人稱為小河。有時相鄰的山嶺連在一起形成一條短小的山脈,將山脈的兩側分成互不相屬的自然村。

這些山上一派綠『色』,青草、矮樹灌木叢是山上的主要植物,楠竹、杉樹、松樹等主要樹種稀稀拉拉散佈其中,與後世長滿樹木叢林竹子大相徑庭,這是現在因為燒水做飯都得上山砍柴,還要開荒種糧形成的,特別是大鍊鋼鐵時為燒炭,把大樹砍光了。隨心抬頭就能看到旁邊的山坡被開出了大塊的土地,上面種滿黃豆。但田土山地分到各戶後,『亂』砍『亂』伐頓時好轉,隨著便利的藕煤普及,上山砍柴做燃料的很少了,而後世『液』化氣的使用,砍柴的人難得一見,更是讓山上灌木叢生、森林茂密,可媲美原始森林。

塘灣境內大山多,街道背後的崇明山就是,山連山,是江南省山區的一部分。

隨心看到兩側稻田裡顆粒飽滿的稻穗正趨金黃,心中估計今年的早稻會大獲豐收,畝產近千斤,絕對跑不了!父親陳臥東是搞農村工作的區高官,隨心從小耳濡目染,對農村、農民有很深的感情,何況父母親都出生在農村。

想到父母出生的兩家,心想還真是兩個大家庭:隨心有兩個伯父,三個姑姑,父親下面有兩個妹妹,自己堂表)哥堂表)弟有十四個,堂表)姐堂表)妹有十人;媽媽這邊,舅舅兩個,姨媽一個,表哥表弟有六個,表姐表妹有五人,母親是最小的。隨心甚至和幾個姑姑的兒女還沒見全面,看著前面路邊房子牆上的標語:嚴格禁止不按計劃生育的行為,不禁臉上都冒出絲苦笑,大家都不容易啊!

太陽當頭高照,灼熱的陽光照得大地都快冒煙,視野裡杳無人影。隨心蹬著腳踏車的腳踏板,讓車輪飛快地轉動,並沒覺得有好熱,昨天覺得熱的記憶似乎已遙遠。蔚藍的天空,點綴的幾朵白雲,蔥綠的山嶺,金黃的稻穀,還有座落在山腳、盤踞在田野中的農居,讓隨心覺得這世界真美,而且這美這輩子可細心品味,再不會懵懂錯過。

練出了內功就是好啊,瞧瞧手臂,『摸』『摸』後背,竟沒一滴汗珠冒出,腳下暗一使勁,車速一下提起,這一路騎來,真沒費勁。隨心十分享受這效果,但內心又覺得不合常理,怎麼一下就不怕熱了?我練紅砂手就練了兩次,練習了兩次就有了不怕熱的效果?

書上說內家高手“寒暑不侵、勁貫全身”,難道我也成了內家高手?可我丹田裡氣團還稀薄啊,身上發生的事實讓隨心心中上下忐忑。不過又一想,隨心又不覺得太奇怪,重生已不合常理了,重生以來,能力已超越了兩世。只能找找原因,隨心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天地元氣入體時,全身排出了那麼多的黑膩難聞的雜質,這說明入體的元氣改造了身體,將不屬於血肉之軀的異物清除了出來,讓身體變得純淨。現在丹田裡有了內氣,全身也受到了元氣滋潤,體質應當得到了強化,所以夏日的陽光照『射』對自己就沒了什麼影響,力量也有了,隨心認為這是正解。

全身舒泰的隨心輕鬆地蹬著腳踏車,氣流將襯衫的衣襟吹得向後飄起,路邊林蔭樹上知了在長聲的蟬叫,看著熟悉的環境,隨心知道順著公路,爬上前面的山坳,下一個坡,穿過一個村子,繞過一座山頭,順坡而下後到一條小河邊時,就到了朱靜枝家,這段公路,因自己差不多每星期要送靜枝回家一次,路面上哪裡有凸凸坎坎都已記得清清楚楚。

靜枝她家的房子就建在公路橋的橋頭,倚山傍水,風景很好,距塘灣街,也就五公里左右。十多年前,媽媽楊揚在這上游大隊小學教書,在這裡才有了她的三個乾女兒。隨心腦海中浮現出三個乾姐妹的倩影,與她們一起長大的時光縈懷在心頭。

盧玉華、朱靜枝的媽媽都是楊揚的初中同學,盧玉華的媽媽熊麗君上了明州師範學校,畢業回塘灣教書後嫁給了現在的區供銷社主任盧軍;朱靜枝的媽媽楊倩蘭讀完初中回家,後來與現在的朱何村大隊支書朱國政結了婚,當隨心他們三四歲的時候,楊揚和熊麗君都來到朱何村小學教書,就這樣,分開多年的三個同學聚在了一起。

俗話說三個婆娘一臺戲,關係向來就好的三人從此往來不斷,因為陳臥東、盧軍不能天天回家,朱國政、楊倩蘭夫『婦』給了楊楊、熊麗君很多幫助。三人的小孩都長得非常可愛,當時男孩就隨心一個,小女孩則有六人,隨心成了另兩個母親的寶,『迷』信著要沾點生男孩的緣法,楊揚也喜歡她們的女兒得緊,就提出要認乾女兒,結乾親家,至於塘灣的風俗沒說死,只說等他們長大了再說,這是密切三人、三家關係的好事,沒有人反對,就決定了下來,讓三小向三對父母磕了頭,互認了親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