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心想,總有一天,街上會有人來自家門前探虛實的,世上,總有些人要得紅眼病,他們不患寡而患不均。
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們少看到,隨心清楚,迴避為好。
眾人走出街尾,就感覺到河風迎面拂來,一身涼爽好多,看那寬闊河面上的粼粼波光象滿天的星辰般眨眼,行道樹的枝葉遮不住初升的太陽,照得瀝青公路微微發白,這是標準的夏日早晨,也是上午的開始。
莫燦她們記得賀玉蘭母女倆來不來的事,幾雙眼睛看向河道下游,駛向河對面的渡船讓她們“遮蔽”。
這時,下游,遠處,正有艘小船向塘灣駛來。
她們看不清小船上的人影,青心直接找哥哥求助,問道“哥哥,那是不是玉蘭姐姐的船呀?”
隨心當然已看清楚了,是賀玉蘭她們五個加小丫頭舟舟,隨心看近看遠的視力調節,在趨向於隨心所欲。
“不錯,是上次的原班人馬。”隨心微笑著應道,正好看到小丫頭舟舟在拍手笑,她是由小姑郭秋霞扶著站在船上,呵呵,細細的小腰上繫了根保險繩,這樣好!安全。
楊揚笑呵呵地說道“來了好,我們也要買幾個西瓜,昨天,西瓜基本上吃完了,桃子李子吃沒了。”
何妍月聽著,知微見著,知道萍萍乾媽家的經濟條件比自家已不是好一點點,自家買西瓜,只會買一個,也不會到外面吃早飯。
何妍月她們這種已到婚嫁年齡的姑娘,因為聽多了周圍長輩的交談,只要牽涉到有青年男子的家庭,就會情不自禁地聯想到這家的家庭條件,當然包括經濟條件,人要吃飯穿衣,太窮了不行哦。
走到碼頭處,青心、莫燦幾個不回家,要在外面等小丫頭的到來,而何志強注意到了木碼頭,感覺新穎,就和劉兵上去研究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劉兵這個塘灣人看起來,這裡有了這個碼頭後,外加碼頭外停的這條船,這邊就不象以前一樣顯得荒涼,在家裡的陽臺上看這裡,心裡就好象更加清楚姐姐所在的位置。
不只是劉兵這個小青年有這感覺,街上的人也注意到了,他們站在河水上漲後新砌的碼頭上,看著下游搭的小碼頭,外加一條泊在水面上的小船,都覺得塘灣街擴大了一些似的,有了新氣象。
更有些想得遠些的生意人,覺得這世道是真在改革開放了,這幾年,街上做生意的人家多了起來,私人運東西回塘灣賣,再沒人來干涉,與報紙上大力提倡的搞活經濟是相對應的,現在,陳書記的兒子都上街賣魚了,都自建碼頭了,那自家也應該多增加幾個賺錢的渠道了,聽說外面的服裝樣式新穎好看,我家就進貨賣衣服。
這想得遠些的人中就有劉得勝小老頭,他是後世塘灣最富的幾個老闆之一,他家是塘灣最先買賓士車的人家。
隨心沒想到自己的行為消除了經歷過運動的人心中疑慮,知道了也只會叫好,自己想讓一方鄉親過得好,首先是靠政策好,然後是靠更多的人努力。
塘灣在各方面的影響中變化著。
其餘人回家。
楊揚邊走邊吩咐道“玉華、靜枝,你們放好芝麻、花生、茶葉,讓隨心多擂一缽茶,洗個大缽子裝擂茶,今天人多,只擂一缽茶少了,茶兌得清湯寡水的會讓人感覺吝嗇、不客氣。”
楊揚當慣了區長、書記夫人,又不欠帳了,人自然是越來越大氣。
喜歡重生之一路隨心請大家收藏:()重生之一路隨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