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玉蘭和王秋麗、季小雨、郭秋霞、高晶晶高興的來了,運來了兩千四百多斤西瓜,還有桃子五十八斤、李子四十七斤。
能在每週星期一、三、五這三天裡,一次『性』的將西瓜賣給煤礦、金礦、銻礦,賀玉蘭幾人就不想在塘灣街的碼頭上擺攤賣了,一天辛辛苦苦守攤下來,還不一定賣得完摘下的二十來個西瓜,賣不完的,經過陽光的一天暴曬,說不定就壞了,只能趁早餵給雞和豬吃,掙不到錢。
現在就好了,直接賣給礦山,再不愁賣不出去了,真的感謝楊老師,更感謝陳隨心,要不是他賣魚賣兔子給礦山,礦山的人也不會來呀!
要說這還真是雙贏,賀玉蘭她們不愁銷路,礦山也關心了職工生活。
礦山的工人有錢,人又多,他們是有錢買不到時令水果,現在礦裡把西瓜水果運回去,就能及時地滿足工人們想吃西瓜的願望,經辦的食堂或礦裡的小賣部也有利潤。
而街上的人,有錢的人是多,但買瓜的人不集中,不知道何時才來一個人,這對賀玉蘭她們來說太費時間和精力,等顧客關臨,有時真叫等得痛苦。
現在,賀玉蘭她們方便了,但街上想吃西瓜的人家就不容易買到西瓜了,雖說種西瓜的瓜農不只賀玉蘭和王秋麗她們幾家,但這年代絕對不多。
如果有瓜農上街賣西瓜,他們會容易賣出許多,這暗合飢餓銷售的原理。
楊揚聽說樹上結的桃子李子不多了,就拍板全要了賀玉蘭她們摘下的桃子李子,桃李收穫的季節過去,再想吃,要到明年才有,同時西瓜要了二十個。
楊揚覺得,各個親家的家裡也應當送,他們通情達理送了自己乾女兒,自己也應該用桃李回報,對了,還有西瓜。如今兒子有錢,而且馬上又要賺煤礦的錢,楊揚也自覺地不把錢看得太重,自還清了蓋房子欠的債,楊揚只覺渾身輕鬆,睡覺都安穩,一覺到天亮。有了這麼個滿是本事的兒子,楊揚覺得自己除了高興,就是快樂。
小丫頭舟舟沒進來,莫燦為首,幾個女孩帶著她在外面的樹蔭下說說笑笑,看外面的景『色』。
碼頭這個地方,確實是視野開闊,在此拐彎的明江河道是一覽無遺,前後如虎踞龍盤的山巒看得清清楚楚,青山綠水,到處是風景,如詩如畫。
屋內,楊揚問賀玉蘭五人“你們的‘雙搶’搞完了?”
季小雨搶先答道“搞完了,沒想到自家搞‘雙搶’會這麼快,我家實際只用了三天半,滿打滿算也才四天。”
其餘幾個少『婦』也笑眯眯地點頭,確實是出乎大家意料。
楊楊想,當年搞“互助組”,是為了解決勞力不夠的問題,現在可能是人多田少,水利設施也好,又不磨洋工,幹活就快。
楊揚笑道“這就好,不用擔心下雨,趕不上季節,你們也可以忙自己的事情。”
隨心擂著茶,看下王秋麗、季小雨、郭秋霞、高晶晶,問賀玉蘭“玉蘭姐,我媽媽給你說的事情,她們知道不?”
“知道,我告訴她們了。”賀玉蘭答得爽快。
是自己一個人收購雞和生豬,還是邀請幾個一同種西瓜、栽果樹的姐妹一起做,賀玉蘭其實也經過了一番思想鬥爭,權衡利弊後,選擇大家一起做,反正彼此的孃家在不同大隊、隔得遠,衝突也不大,如果自己吃獨食,以前良好的關係肯定會褪『色』。
王秋麗、季小雨、郭秋霞、高晶晶看著隨心,臉上又多了期待。
隨心笑道“我今天就去縣城辦這件事,你們可以行動了,我下午送舟舟回去時,告訴你們具體的收購價格,我們的各種收購價,一定要比‘二道販子’的高一些,這樣才好收。”
賀玉蘭聽得振奮,又有渠道賺錢了!
這次“雙搶”就嚐到了有錢的好處,可以請人幹活,自己輕鬆了不說,活還幹得又快又好,因為自己買的酒好,炒的菜肉多,工錢給得實在,最後還每人多給了五角錢工錢。
賀玉蘭看眼王秋麗她們,秀目閃光地說道“隨心,我們會馬上開始,下來,各家就要買化肥農『藥』,給禾苗施肥除蟲,手頭錢不多的人家就會賣雞,這樣的人家肯定多,說不定還賣豬。”
“這樣的話,你們就都收了,如果生豬不好運,告訴我,我來想辦法。”隨心為她們解除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