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之一路隨心> 第四百零九章 倍受尊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零九章 倍受尊敬 (1 / 2)

農村裡,民風樸實,不旦保留的舊禮儀最多,也最完整。

這套禮節,隨心從小耳濡目染,在鄉下看得多,可說看了二世,隨心沒想到,這輩子的今天,讓自己親自體驗了。

首先是上桌。主人一方的人,全都站在主位一側,由莫興學父親出面請隨心就坐,隨心當然得推辭禮讓,說有長輩在此,自己不能坐,莫興學父親就說,今天,醫生是他們全家的恩人,只有恩人才有資格坐主位,在所有人都附和的情況下,隨心就只好坐了主位,同時讓藍萍坐了次位,大家認為理所當然。

其次是陪客,莫興學的父親、他的叔伯兄弟都上桌來陪客,表示尊重。

再次是斟酒敬酒,每輪喝酒,都是從敬隨心開始,莫正新和莫大興都排在後。

隨心感覺,面對如此尊敬和大量的恭維和感謝話,確實讓人受用。不由得想,難怪很多高官退下來後,由於心境低落而患了抑鬱症,這是不適應退休日常生活引起的,在位時,拍馬屁的人多,退位後,誰還拍你馬屁?所謂“參謀不帶長,放屁都不響。”這是同一個道理。

隨心想,禮不可廢,很有哲理,少了禮,自己的心情就不會這麼愉快了,把禮和規矩有機地結合了起來,才可能有我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才有了燦爛的文化傳承,克己復禮,確實重要。

隨心雖說早已吃飽了,但在莫興華父親和他的叔伯兄弟說盡救命之情下,在他們頻頻的敬菜敬酒下,再加上莫正新和莫大興兩人的推波助瀾,隨心又吃喝了不少,盛情難卻,大概指的就是這種時候吧!

剁辣椒炒臘豬舌比較合藍萍口味,在美味誘『惑』下,她也超常發揮,又吃了小半碗飯,隨心這段時間一直在鼓吹:要多吃菜少吃飯,這樣營養更平衡,藍萍是聽進去了。

這年代,臘豬舌確實夠珍貴,不是每戶農家都能殺一條過年豬過年的,一條煙燻臘豬舌從冬天留到夏季,可以說,不是來了特尊貴的客人,就絕不會拿出來宴客,更不會切下大半條下來做下酒菜。

隨心體會到了受人尊重、被人感恩的滋味,隨心想,做好事、救人濟世確實能滿足自己心理上的追求,對照那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建立的“需要層次理論”,按他的理論,需要層次從低階到高階分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看來,自己已達到了最高層次的需求,要追求自我實現的需要。

病人已大好,大家心情都比較放鬆,酒喝得恰到好處,大家都沒忘記還要搞“雙搶”,喝醉了要誤事。

醫院的醫生還沒被莫興學的大兒子請來,隨心和莫正新商量不等了,讓他們按單方去醫院撿來中『藥』,按時服『藥』就是。

臨走前,隨心又到堂屋為莫興學把次脈,脈象有力,這病就剩個消融血栓的問題,笑著告訴他,“莫大叔,你這幾天躺著休息,好好吃『藥』,不要累著了,不要發脾氣,飯不要吃太飽,一個星期內,洗澡水都不要自己提,半個月後,我再來看你。”

莫興學讓病折磨怕了,心中垂死的感覺揮之不去,對隨心的吩咐無不依從,口中連聲感激,“小陳,搭把你救了我!”

他已經知道了隨心是哪家人。

在莫家人的千恩萬謝和相送中,隨心和藍萍與莫大興、莫正新走出了莫興學家的院門,從高處一眼望去,搞“雙搶”的各家各戶在陸續出工,這時還是中午一點四十來分,這些人家出工有點早。按以往“搞完‘雙搶’迎‘八一’”的規矩來說,今天才十七號,時間還足夠,但天有不測風雲,早點把早稻穀子收回家,早點把晚稻秧苗『插』下田,心裡就早放心,農民們心中都是這想法。

隨心不由想到,三十年後,這裡大多數農戶只種一季稻穀,有些甚至不種田了,這是這年代的農民無法想象到的。

“正新,我送他倆去對面。興學的病你看著點,我們這和醫院近,這時候醫生都沒來,真要等著他們來,只怕‘黃花菜都涼了’。”莫大興很有些憤憤道。

莫正新點頭,也為同行辯解一句:“中午醫生也要吃飯,找人往返也費時間,應該快到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